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出生两天成弃儿 腹裂弃婴遇爱心接补
2006-01-21 06:22:2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锡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1日电 18日晚,一个刚出生两三天、先天性腹裂的男婴,被无情的父母抛弃在阿城市平山镇的公路旁。然而这个不幸的男婴却幸运地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发现弃婴的一对夫妇和阿城市平山派出所民警连夜奔波于阿城各医院之间,为了挽救这名弃婴的生命,真情在各医院间传递着。19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该男婴免费进行了腹裂修复手术,但小家伙至今还未脱离生命危险。

  爱心人士为弃婴奔波

  18日17时10分许,家住阿城市平山镇的于先生夫妇在开车经过平山镇北面的一条公路时,看到路边的垃圾堆旁有一个包裹在动。于先生夫妇下车查看后发现,这个颜色鲜艳的小被里露出了一个婴儿的脑袋,由于天气寒冷,小家伙张嘴大哭脸都冻紫了。于先生夫妇立刻将孩子送往阿城市平山派出所。派出所民警打开包裹孩子的棉被一看,顿时惊呆了:这个孩子的腹部肚脐右侧裂开了一个口子,一大堆肠子从裂口中钻出,像菜花一样凸出在腹腔之外。17时40分许,派出所的两名民警立刻将这个弃婴送往平山镇卫生院。卫生院的医生检查后告诉民警,这个孩子需要手术,但卫生院不具备手术的能力。民警又先后打车将孩子送往阿城市妇女幼儿保健站、阿城市儿童医院、阿城市人民医院,但是几家医院都表示由于设备等原因,无法给该弃婴做手术。一直到22时,民警还在为这名弃婴的生命安全而奔波着。最后,阿城市人民医院暂时接收了这名弃婴。19日,阿城市人民医院和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取得了联系,要求将弃婴送往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进行救治。

  帮弃婴“补肚”

  19日11时许,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得知这一情况后,该院院长批示立刻开通抢救危重症患儿的“绿色通道”,新生儿外科专家们也在积极地进行着术前准备工作。13时许,该男婴被送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据该科室副主任孙清政介绍,该男婴估计才出生两三天,被送来时呼吸微弱,身体很凉,体重只有2.4公斤,比正常的婴儿瘦小很多。男婴的腹部肚脐右侧有一个3厘米大小的口子,肠管都在腹腔外侧,暴露在空气中,如果不做手术会有生命危险。医生们立刻为该男婴进行保温,并给其做了心电、血氧、心律、血压等各项生命指标监测。随后,该科室的专家进行了会诊,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决定对这名男婴分期施行腹裂修补手术。

  当日16时许,新生儿外科的孙清政副主任为这名弃婴进行了腹裂修补术,整个手术进行了约40分钟。据孙清政副主任介绍,该新生儿出现的腹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估计全球每5000到1万例新生儿中才可能发生一例,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如不及时进行救治,多数病儿会在短期内因感染、脱水、营养不良而夭折。由于该男婴腹腔小、里面压力高,一大堆的外露肠管如果一次塞入腹腔会引起肠梗阻和坏死,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所以在第一次手术后,要连续10天分10次慢慢地将剩余外露肠管一点点回纳进腹腔。在10天以后,再为其进行腹裂第二次修复手术,整个疗程大约需要20天左右。第一次手术后,目前该弃婴的各项生命体征正常,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仍需要看护人员进行24小时监护。

  可怜弃婴父母难寻

  20日10时许,记者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监护室见到了这名被父母无情遗弃的小家伙,在温箱里的小家伙看上去十分瘦小可怜。他的腹部凸起,无菌纱布包住了仍在腹腔外面的肠管,他的鼻孔上插着输导胃肠液的胃肠减压管。虽然是在睡梦中,但是小家伙还是显得很不安,常常不停地摆动手脚,好像希望得到亲生父母的保护。孙清政告诉记者,现在小家伙只能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看到可怜的小家伙刚出生就独自一人承受着痛苦,没有名字、没有母亲温暖的怀抱,该院的医护人员都主动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义务轮流24小时对他进行护理。

  据了解,为这名弃婴进行手术大概需要2万元的费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表示,尽管目前仍无法找到这名弃婴的父母,但是该院还是会全力以赴地救治这名弃婴。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