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全面推进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工作
2006-01-24 11:09:3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五是关于城市安全供水的问题。评估项目组进行了多种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很好。并获得了较多的技术数据。此项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今后一旦发生水源地硝基苯污染物少量超标时的城市安全供水。

  全面推进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工作。第一,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确保沿江人民饮用水的安全。一是继续加强松花江、黑龙江环境监测工作。在松花江干流事故发生点以下至黑龙江抚远段共设了16个监测断面监测地表水;二是加强沿江城镇集中式饮水水源和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三是继续开展松花江底泥、冰及水生生物监测工作;四是继续开展中俄界河联合监测工作。

  第二,深入开展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研究。继续开展污染事故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研究,科学指导今春化冰期及以后的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按期在3月份提交下一阶段研究的报告。要以此为契机,拿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要通过生态评估工作,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产生一批科研成果。

  第三,组织实施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目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要以促进松花江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优先保证大中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改善流域内对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影响大的水域水质,通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清洁生产、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进一步改善松花江水环境质量。

  第四,继续做好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环保部门严密监控沿江污染源的情况,做好入春前沿江巡查防控工作;加强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特别是保证沿江取水口的取水安全;密切关注水质对鱼类的影响,加强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做好爆炸现场残余物的处置工作,防止新的环境污染。

  第五,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加强环境应急工作。用2-3年的时间基本建成环境安全应急防控体系,从组织机构、应急专业队伍建设、装备配置、法制建设、技术标准、科技进步、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综合指挥系统等各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作用,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国家、省、市和县四级环境预警监控网络、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察执法网络,提高环境应急工作预警预测、监测、处置、后期评估和修复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