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为推动黑龙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保驾护航——访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东华
2006-01-26 05:37: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6日电“在‘十一五’的开篇,我们省就面临着一片大好形势。”黑龙江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东华在接受黑龙江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工作的重要指示振奋了龙江人的精神,鼓舞了龙江人的斗志,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重托和热切期望,也是对全省3800万人民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黑龙江工作的总方针,对于推进黑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王东华说,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黑龙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省公安战线的干部群众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转变工作观念,变管理为服务,为经济建设保好驾护好航。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还必须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实践为民宗旨,全面推进和谐龙江建设。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公安机关每名干警在工作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坚决杜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作为等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王东华说,全省公安系统的干部群众,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群众的愿望时刻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扎扎实实工作,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班子更要齐心协力,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做好工作。要从“田韩案”中吸取教训,坚定理想信念,清正廉洁,要树立好的风气,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今年是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年”,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要紧密结合基层基础建设这一重点工作来展开。基层公安机关是党的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民警天天同人民群众打交道,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作为等问题,老百姓感受最直接、最深,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基层队伍建设搞好了,整个公安机关的面貌将大大改观。因此,既要下决心解决基层公安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又要切实解决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王东华说,省委书记钱运录在省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的贯彻落实。钱运录书记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其中提到的“三盆水”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王东华表示,省公安厅党委在公安部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一主线,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坚持标本兼治,重点治本的原则,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队伍,树立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但是反腐倡廉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不廉洁和腐败的问题、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公安队伍中依然存在,反腐倡廉的任务还很艰巨。

  王东华认为,深入推进公安机关各项工作的关键,必须要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同公安机关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王东华说,为做好我省公安机关的反腐倡廉工作,根据近年来的经验,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搞好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公安机关处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公安民警因工作关系,要经常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受腐蚀的机率大,加强队伍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对我省近年来发生的公安民警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进行深入剖析,以案明纪,以案说法,警钟长鸣。同时要注意发现、树立并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弘扬正气。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化进所队、学校、岗亭、家庭等活动,在公安战线形成以廉为荣,以腐败为耻的良好风气。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违犯制度、纪律的案件,要坚决查处,毫不手软,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三是要加强监督。要树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公安机关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没有不受监督的民警;公安机关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的观念。使公安机关的工作始终处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中,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实践证明,有效的监督制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措施。

  王东华坚信,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黑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省公安干警一定会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为黑龙江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