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加强劳动执法监督提高我省农民工生存质量
提案人: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提案内容:
对农民工生存环境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民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具体表现在: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在数百余名农民工中,只有不足20%的人与用工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各工种的承包人。农民工想签,也懂得法律保护的好处,可没有人同他们签,用人单位主要是怕承担责任,农民工是弱者,拧不过包工头。2、住宿条件太恶劣:住宿环境恶劣是民工生存面临的最大考验和威胁,其中力工生活最苦。晚上气温在一10度左右的时候,仍有不少工地农民工睡在板房和帐篷里。极少有取暖设施,室温勉强达标,大多数板棚房都露天,晚上劳累一天的农民工带着一身土就钻进被子里。电褥子成了民工取暖的唯一工具,但安全隐患不少,2 2 0伏的电线四处乱拉,一些老化电线外皮破损,一旦发生电火后果不堪设想。3、伙食质量影响健康:工地的食堂,伙食质量差是个普遍问题,午餐几乎是清一色的炖白菜、土豆和大豆腐,主食大米饭,建筑工地负责人坦然告知:民工吃什么与建设单位没有关系,设在简易房里的小食堂都是按工种设立的,伙食标准由工程承包人说了算。在各工种伙食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力工伙食最差,不少力工诉说莱里油太少,一周见不到荤,干活一点力气没有。夏天最热的时候经常有力工昏倒,医生说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许多农民工钱没挣多少,就带着一身病回家了。食堂卫生条件没有达标的,个别食堂人畜共用,没人对此把关。4、防疫漏洞埋下大隐患:建筑工地的防疫完全空白,恶劣的住宿环境更易引发传染疾病。工地设立了卫生所,但据民工介绍,基本是摆设,有时包扎包扎伤口,没见他们做防疫工作,也没看见卫生防疫部门到工地检查过。民工住的都是大通铺,一般的都住五六十人,穿衣服直不起腰,晚上的空气令人窒息,大家最担心爆发传染病,一患流感,力工倒下了一大半,二十多天才能好。不少人人因病无法上工,还有人患上乙肝、肺结核。5、超时工作不加薪:8小时工作制这条法规与民工无关,超时工作被视为正常,没人给民工发加班费,民工虽然心里不满,但不敢与用工者发生冲突,生怕丢了饭碗,工程紧张时,最多一天要干十四五个小时,工头高兴了晚上给加顿餐就不错了。现在劳动监管只关注欠薪,超时工作不加薪没人管。
农民工生存质量如不改善,对我省今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会成为巨大的隐患,应该未雨绸缪。其实国家对建筑工程工人的住宿及生活标准都有明确规定,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政府有关部门监督落实还不到位,负有监察责任的监管部门没有经常深入一线调研督察整改所致,为了改善我省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尽快消除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隐患,我们建议:
一、加强劳动法和监督法的宣传。把涉及民工切身利益的有关的法律条文印成小册子,由佣工单位购买发到每一个民工的手中,让农民工了解自身的权益,并知道了解怎样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设立监督部门举报电话。把劳动监察、卫生防疫、建设检查、新闻热线、政府督察等有关部门监察职责和举报电话在工地上公示,让民工有问题随时举报,有关部门不作为的,可向政府督察部门举报,并在媒体曝光,追究不作为的深层原因。
三、建立自身维权工会组织。各级各地工会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节工作的重点,及时帮助民工成立工会组织,通过集体的力量有组织地用法律的力量,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把各种恶性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
四、督促用工单位改善生活条件。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手段,督促用工单位加强伙食营养、保证饮水卫生、做到用电安全、改善休息环境,达不到要求的,不准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