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两会”网民调查表7日10时结果 |
东北网2月7日电(记者 焦洋)“两会”召开之际,由东北网作出的《2006年黑龙江省“两会”您最关心的问题调查》公布一天来收到网民网上投票近700人次,在八项调查问题中,医疗教育收费、反腐倡廉、社会保障位居票选前三位,受到网民关注。
与此配合,“东北论坛”中的网友也纷纷发表对本届“两会”的看法、建议与期望。希望“两会”能够真正反映出民意,切实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着力实施的项目,在今天上午张左己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也指出了明确方向。
1、医疗教育收费
——网民想念345:医疗的问题,如何让百姓不再犯难看病?
《报告》: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医院管理,切实规范医疗、用药行为,严厉打击收“红包”、吃“回扣”、“开单提成”,以及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行为。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网民夏日:孩子上学费用太高,不指望降多少,但是也别再往上涨了!教育问题今后如何发展?
《报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两基”巩固提高、“双高普九”进程。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加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在重点专业领域建设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大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中级技能型人才8万人、高级专门人才4万人。抓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积极实施“1115”工程。
2、反腐倡廉
——网民知勿语:反腐,反腐,反腐。这个工作抓好了,其他的都迎刃而解。
《报告》: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认真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埋头苦干,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认真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严肃党纪政纪。
3、社会保障
——网民龙抬头:希望切实关注市县以下的下岗工人、买断工人、退休工人的困难处境。“十一五”规划将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解决了他们的困苦才不是句空话。
《报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以及再就业援助行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今年要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城镇社保试点成果,强化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并轨人员后续服务,继续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目前的65元提高到70元。总结绥化市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经验,下半年在全省推开。抓好城镇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3.0%、10.0%、14.0%,确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稳中有升。加强和改善社会救助工作,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和救灾解困措施。
4、环境污染
——网民刘治良:去年的水事件现在还让人心有余悸,我们的用水安全谁来保障?我们家门口的污染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
《报告》: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松花江水体污染后续影响及治理的评估和论证,加快消除污染并启动松花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和废水排放治理工程,工业废水、粉尘、烟尘排放达标率分别实现95.0%、90.0%、95.0%。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积极执行国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快大中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