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政协委员:应抢救和保护赫哲族文化遗产——伊玛堪
2006-02-08 07:02: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8日电 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口头说唱文学形式,主要流传于同江、饶河赫哲人聚居地,是其民族的文化遗产,被学术界称为赫哲族的英雄史诗,是反映该族古老历史、渔猎生活和风俗信仰的“活化石”和“百科全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伊玛堪除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外,还有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由于伊玛堪歌手的相继辞世,伊玛堪传承后继无人,现状令人担忧。在政协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委员提案建议应抢救和保护赫哲族文化遗产——伊玛堪。

  

  

  【提案摘要】

  伊玛堪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原始渔猎文化特色,是黑龙江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口头文学,其代表作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秀叟莫日根》、《马尔托莫日根》等,曾先后荣获国家优秀图书提名奖和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如今,伊玛堪正处在濒危状态,上个世纪50年代有伊玛堪歌手10多名,如今只剩下傅文祥、尤翠玉、吴明新等几位老人还会唱几段,伊玛堪传承已濒临消亡。

  

  

  【记者调查】

  从事近20年伊玛堪研究工作的、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陈恕说,伊玛堪是一种边说边唱、口耳相授的说唱文学,它凝结了世世代代赫哲人的心血,是赫哲族文化的精华。它的内容包含了赫哲族古老的英雄故事、部落战争等民间传说,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百姓渔猎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即兴创作。它是赫哲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价值不可估量。首先,它完好地保持了赫哲族语言;其次,它反映并记录了赫哲族历史,填补了这个民族无文字记载历史的空白;另外,它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被称为“记录赫哲族无字的百科全书”。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赫哲人不再以渔猎为生,许多特有的民俗也渐渐消失。只有在赫哲族传统节日“乌日贡”的时候,他们才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而随着语言、风俗、信仰的渐渐远去和消失,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在悄悄地消失。那些最能体现赫哲族特色的传统习俗和鱼皮服饰现在只能在博物馆中寻到踪迹了。

  我省的民族工作者及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已开始为保存赫哲族语言奔走和努力。他们自费到赫哲人居住地考察,记录赫哲老人的语言并为其录音,但受经费等条件制约,他们所做的工作只是杯水车薪。

  

  

  【委员建议】

  黄任远委员建议,应该组织专家确认已经搜集到的作品,把已有的录像、录音、出版物、资料本建档,举办伊玛堪学习班、演唱会,出版伊玛堪录音CD光盘,出版用音标标音,直译、意译的伊玛堪全本,召开有关伊玛堪研究的学术研讨会。还要做好具体的保障措施,大力宣传伊玛堪,做好抢救、保护、传承、开发工作,开发伊玛堪文化,创建经济效益,多方筹集保护经费,让伊玛堪的星星之火得以保留。

  □ 见习记者 吴宏林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