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加强饮食业卫生安全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九三省委
提案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目前,对于不少中国家庭来说,吃烧烤、下饭店,已经不再只是为了请客吃饭,更多的是为了把自己从锅台碗柜旁解放出来,去享受美食和服务带来的乐趣。然而,饮食业的卫生安全实在令人担忧。
一、存在问题
1.路边烧烤、马路餐桌、夜市小吃、学校、机关、医院门口的午间售饭车等,既严重污染了环境卫生,又被环境污染物所污染:既有碍市容,又影响交通。
2.食品原材料不安全。如:非法屠宰点加工的注水肉,来源不明的畜禽肉,激素类、抗生素类兽药残留严重超标的畜禽制品,加防腐剂的水发产品,催熟剂和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蔬菜瓜果等等。
3.各种掺假伪劣食品层出不穷。如:染色加工的各式主食、虾米、海带、黄鱼、茶叶,添加吊白块的面粉馒头,霉变米做的米粉,用地沟油制作的油炸食品,工业酒精兑制假酒等等。
4.餐具洗刷、消毒不合格。如:许多中小型饭店杯、盘、碗、刀叉洗刷不洁,油渍、污渍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将使用过的餐具用沾了工业洗洁精的抹布擦一擦,再用干抹布抹一抹,就又拿去使用。几乎所有的中小型饭店对餐具都不实行有效的消毒,使饮食业的食品卫生安全失去了必要的保证。
二、严重后果
据统计,近年来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用于食源性疾病的医疗花费逐年上扬,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再生产,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有乙型肝炎病人约2300万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约1.3亿。餐饮器具不消毒必将促使类似乙肝这种消化道传染病的肆虐传播。
各种露天餐饮疏于卫生管理,成为导致食物中毒暴发的潜在根源。长期食用掺假伪劣食品,亦导致各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在人体内的蓄积作用明显增加。
三、主要原因
1.我国从今年年初开始,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重新作了部署。国家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分工后,有些管理部门未能明确职责,未能尽快进入管理角色,在中小型餐饮业范围内形成管理盲区。或有些管理部门执法不严,不能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和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法规,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国家质量标准等进行监督管理。
2.长期以来,环境的变化加上农牧业、养殖业片面追求高产量,经常大量使用化肥、高毒农药、催熟剂、各种兽药、垃圾污水等,造成农牧产品品质下降。
3.有些人受经济利益驱使,把制假售假作为快速“致富”的手段,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对制假售假行为的处罚较轻,致使掺假掺伪劣质食品屡禁不止,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
4.群众缺乏科学卫生常识,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四、加强饮食业卫生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快食品安全法立法步伐。目前,国家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应加快对食品质量标准、市场准入、经济处罚、责任追究、广告宣传等多方面的综合立法步伐,完善保证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加大打击制假售假的力度,使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
2.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建议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食品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大事来抓。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对各种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3.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鼓励举报。发挥新闻监督作用,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的社会氛围。
4.加强全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媒介方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倡科学饮食、安全饮食,帮助广大群众培养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