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九三省委参政议政部
提案内容:
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经济总量和农副产品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源头上把住农产品(食品)质量关,进一步适应农业国际化进程的要求,已成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因此,应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加工、销售,提高我省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我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农业标准经意识滞后。有关部门和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工对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缺乏高度认识,对农业标准经知识掌握甚少;对农产品(食品)如何防止污染,确保质量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标准不全、质量不高,农业标准化工作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我省的农业标准化与国内先进地区及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现有的农业标准和系列标准少、质量不高,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标准则更少,还没有形成由土地到餐桌全过程标准经监管体系。
(三)农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与实际工作要求不适应。目前,我省各有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尚无专门机构负责农业标准化工作(职能分散的在各业务处室)形不成推广农业标准经的工作合力。区、县(市)由各级农技推广站兼管或代管,由于农技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在客观上导致了“代而不管”的问题出现,没有达到种植或养殖大户有懂农业标准化的人来指导各养植(殖)。
(四)农业标准经工作资金严重匮乏,检测设备种类短缺。省本级财政每个年度对农业项目有亿元投入,但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资金投入极少,这与国内的山东、河南、广东等先进地区形成很大反差。我省在农产品从土地法到餐桌的全程监测方面,即种植、养殖及流通、创贮过程的检验、检测刚刚起步,针对销售前这一环节的检验几乎是空白。我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农林(副)产品检验站,目前只能承担食品的一般检测,由于资金、设备等原因,尚不完全具备开展对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定量检测、成分分析等能力。同时,由于国家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二十八类食品的检验工作量很大,代表第三方的监督检验也急需检验设备配置的资金投入,以适应和保证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
(五)农业标准经体系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已经发布农业国家标准近2000项、农业行业标准近4000项、农业地方标准近6000项。其中,涉及农产品、食品标准2100余项(国家标准1032项、行业标准1125项)。黑龙江省农业标准生产操作堆积近百项,企业标准由于管理混乱登记案数甚少。按照国际标准化体系的准则,必须有法令(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三个层次组成,而我省目前只有技术无效分莫,没有标准经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不能依法管理。同时,合格评定程序也存在不足。
(六)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农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由于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检测、对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抗生素、添加剂等腰三角形)进行检测、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网络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和不健全,必然导致农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近年市场抽检表明,农药超标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缺乏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致使对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接近失控。
二、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几点建议农业标准化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经专门机构和农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建议如下:
(一)力□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宣传,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科技讲座、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倡导用管理工业的理念来管理农业,使大家抛弃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种养习惯,使科学的种养植(殖)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建立农业标准经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要使决策层的领导和从事农业管理的人员以及种植户、养殖户都了解农业标准化的知识,做到有懂农业标准化的“明白人”来指导或从事农业生产,力争在短时间内使农业标准化知识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
(二)进一步力□快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议,提高农业标准质量水平。一要统筹规划,组织制定和完善包括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尽快落实制订标准的单位。二要适时修改标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要高度重视农业标准的完整性、适时性,对过时的农业标准要及时淘汰、修订。我省可采用定期修改的方式,但是考虑到目前国际市场准入、国内市场准出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可以暂定为三年一个周期,以后可以逐渐调整为五年。三要设立农业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标准化是一项社会性、基础性的管理服务工作,政府应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相当的资金来支撑,并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资金主要用于开展技术标准制度、咨询服务、培训各级农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开展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等。
(三)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一要完善农业监测体系。在继续完善现有监测体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全省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品、林产品、蜂产品成木等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农药残留量监测。二要切实改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手段。重点研究运用快速检验方法和快速检测手段,以适应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三要加强对农业标准监测工作的管理,加强对检验、监测机构的监督。建立自律机制,提高检验、监测人员素质,保证检验、监测工作质量。
(四)力□强标准化工作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项目。要尽快加强农业标准经工作机构、充实专门人员,积极引进适应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需要高素质人才。要注意整合人力、财力资源,协调好工商、食品、卫生、质监等部门市场监管力量,把农业标准化工作队伍统一起来形成拳头。要重视发挥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引导组建我省农业优势特色的产业的行业协会。
(五)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地方立法工作,加大现行农业标准贯彻实施与监督力度。要尽快出台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抓紧制定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地方法令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使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