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翟玉和:不能让孝道受到“风蚀”
2006-02-08 17:06:26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8日电(记者高长利)“现在‘小人’是老人,老人是佣人。”“能干,俺是儿女的劳力,不能干,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赘。”这些在农村中流行听起来令人心酸的“语录”被代表带到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翟玉和高声疾呼:“百善孝为先”,不能让孝道受到“风蚀”。

  翟玉和是鸡西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这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近年来一直关注农村养老问题。2005年11月起,他个人出资10万元,组织了三个新闻调查小组历时50天行程达5.2万公里对我国除台湾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46个县(市、区)72个村的10401名60岁以上与子女分居老人的养老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三餐不保的占5% ;年节饮食与平日无差别的达16%;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服;69%无替换衣服;小病吃不起药的占67%;大病住不起医院的高达86%;人均年收入(含粮、菜)650元;农活85%自己干,家务活97%自己做;22%的老人以看电视或聊天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与之相对衬的是,这些老人的儿女其生活水平至少高于父母几倍乃至更多。

  翟玉和认为,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孝道的淡化与缺失造成了农村老人生活上的诸多难题。他仔细分析了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金钱关系对亲情造成无情冲击;基层农村组织在中青年农民不孝的问题上放任和不作为;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强劲势头比,对传统道德的宣传和倡导明显滞后。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翟玉和说,孤立的看,孝道是亲情间的感情传递,展现的是家庭的和睦。而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孝道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他认为,一个重小轻老不讲秩序的家庭要给社会添乱,不孝导致单亲家庭的增多和犯罪率居高不下,孝道的淡化是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温床。这些都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

  翟玉和代表建议,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传统道德和孝道教育,在农村像抓计划生育那样抓孝心培养,形成一种浓厚的社会氛围。这是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成本最低,最可行的办法,而且无需政府投入,只要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就可以达到增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的德政工程。

  他建议对现有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做适当修订,加大宣传力度,以法律手段强制性规范和约束公民的孝道行为。孝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国家相关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适量增加尊老爱幼方面的内容。舆论和文学、艺术等界要加大对孝道方面的选材和形象的塑造。各地应定期评选出“十大孝子”,对孝子给予不低于同级劳模的待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妇女组织的建设,借鉴个别农村组建民间议事机构的做法,选若干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村老会”,专门协调、裁断、处理因孝道问题引发的家庭纠纷。加快农村托老机构的建设,探索农村的社会化养老之路,加快农民养老社会化统筹的探讨和试点。

  附:农村关于养老的“语录”选摘

  1、现在“小人”是老人,老人是佣人。

  2、能干,俺是儿女的劳力,不能干,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赘。

  3、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变成了孙子了。

  4、人老了,最靠不住的就是儿女呀,歹心的儿女都赶不上好心的邻居。

  5、我养你们18年,你们养我8年还不行吗?

  6、这年头是咋地了?天没天道,人没人道。

  7、能动一天就得干,不能干躺下就等死。

  8、穷的富不得,一富就了不得。这儿女有了钱就没了心,除了钱就谁也不认了。

  9、这把老骨头靠谁养,靠自已,靠老天哪!

  10、我养儿女是本分,是应该,人家养我是麻烦,是负担。

  11、人可别老啊,老了难过呀!

  12、孝,是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做给一辈看啊,没啥大道理,全凭良心。

  13、俩老的年轻时能养一帮小的,一帮小的长大后却不愿养俩老的。这人哪,还真赶不上兽啊。

  14、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呢,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

  15、现在,除了钱,啥也不值钱了。

  16、老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的人自已都当爷爷了,还是不知父母恩。

  17、孝心,孝心,尽孝要凭心。现在的人心坏了,没心了。

  18、城里的老人为长寿忙,农村的老人为肚子忙。都是人啊,我们的命咋就这么苦呢?

  19、过去我们常说:小孩享受的日子在后头呢。现在儿女们却说:小孩成长的时候需要营养,你们老胳膊老腿的,扛劲。

  20、老人就是大酱盘子,儿女们都来蘸,酱蘸完了,盘子也就扔了。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