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崔强 |
东北网2月8日电(记者 雷蕾)变过去坐等上门的被动工作方式,为依托现代邮政物流网络实行主动服务,实现用有限的政府资源更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服务。省政协委员崔强建议在黑龙江农村试点推广这一“彭泽模式”。
从2004年开始,江西省邮政部门和九江市组织部门在江西省彭泽县开始尝试政府服务与邮政网络相结合,建立起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在家门口就可办理所有涉农事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种借市场流通网络之手,将有限行政服务资源成倍放大的“三农”服务模式,被专家称为“彭泽模式”。
崔强委员说,免征农业税和乡镇机构改革,确实起到了压缩乡镇财政支出,减少农民负担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乡镇政府所掌握的行政资源越来越少,造成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缺失,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乡镇政府服务的无论是内容,还是质量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政府在社会经济服务方面与农民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点。试点推广“彭泽模式”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
如今,彭泽县农民办事基本可以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体系有三大特点:一是实行资源整合,实现了行政与市场的对接。彭泽县委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同时工商、邮政、农业、民政等27个涉农部门组成的三级便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新型“三农”服务体系。二是盘活现有资源,扩大了为农服务范围。彭泽县依托县邮政局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设立县“三农”便农服务中心;依托乡镇邮政所和乡镇机关闲置空房,设立“三农”便农服务站;利用村镇或党员干部家中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农服务点。三是服务体系运转流畅,活力得到提升。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体系包括了政务、办证、信息、农技推广、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等五个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全县农民带来近千万元经济效益。
崔强建议:由政府和邮政部门协商,在全省开展推广“彭泽模式”的试点工作,尝试用这种办法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缺失的矛盾,达到政府乡镇组织和邮政服务双赢的效果。为保持便农服务工作的长效性,在管理体制上,可对三级便农服务网络实行“双重管理”,既接受邮政部门的垂直指导管理,又分别接受区便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领导。在管理方式上,实行绩效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纪律等提出明确要求,并纳入乡镇和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经过试点后在全省推广,迅速建立面对农村社会经济服务网络,从服务体系上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