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9日电 从开通至今吞噬了54条生命、被称作“事故黑点”的301国道隐患路段,在本届人大会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重视。
牡丹江代表团徐国章代表提出了“关于整治301国道事故黑点隐患”的建议,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对此路段进行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案摘要】
301国道122千米至126千米路段被称为“事故黑点”,由于当初修路时资金不足,使该路段具有先天的安全隐患。开通至今,事故频发,共吞噬了50余条鲜活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记者调查】
301国道122千米至126千米路段,位于穆棱市境内代马沟处,该处路面的坡度大约在7%左右,同时伴有5个半径在60米至250米的急弯。该路从1995年10月开通至今年1月,仅在125千米300延长米不足一百米的路段上,就发生交通事故103起,其中特大事故28起,死亡54人,伤114人,直接财产损失317万余元。
该路段在2002年全省组织的事故多发点段排查中被确定为国家督办的“事故黑点”。2004年被公安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治理路段。
有关部门分析认为:该路段设计不合理,没按限速标志要求行驶是导致此路段频发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当年在修筑该路段时本应从122千米至127千米路段修一座高架桥取代该段,但因资金不足而没修,使该路段具有先天的安全隐患。由于该路段在下陡坡的过程中伴急转弯,如果速度过快极易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事故。因此,进入该路段的限速为每小时30千米,而多数司机没按这个速度行驶。另外,许多不熟悉路况的外地司机,没有在下坡时提前减档控制车速,所以导致意外发生。还有一些超载车辆,经常出现车辆失控,最终侧翻造成车毁人亡。
对于此路段,尽管有关部门做了加设交通安全标志、警示牌,设立检查站严抓超速、超载等大量的工作,但重特大交通事故还是年年集中在此路段发生。
【委员建议】
有关部门尽快对此路段进行改造,将弯路取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一步到位确有困难,可以先在事故“黑点”125千米处修建一条紧急避险道,以防止个别濒临肇事的车辆因无法控制而导致的翻车、撞车等恶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