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02-09 17:01: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9日电(记者 邵月明) “农民的脑袋富了,口袋就能鼓起来”省人大代表高敬姬说,政府“推行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正当时,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教育现状堪忧

  现在农村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教育问题,张宝金代表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教育上的投入太少,不论从教学质量到教学设施都很差,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没有高素质、高文化,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

  齐丽芬代表说:现在农村小学也开设英语课,但英语老师很缺少甚至没有,使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造成学生流失严重。学生去乡镇或城里上学,交通费、学费、伙食费等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重视农村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靠新型农民来建设,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史库代表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条件是造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的就业指导工作。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

  史库代表说认为,农民培训要依托我省各级各类农业大中专院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这项战略任务,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教兴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把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区域教育基础失衡的问题;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吸引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同时要把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职业技术资源,加大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王道明代表认为,农技推广普遍存在着专项经费短缺、技术人员力量不足、队伍素质下降问题,要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使其成为一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生力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与其相适应的新农民的“新”,不能只追求外表和形式的新,而是通过不断改进教育,使现实中的农民和未来的农民具有更高素养,更懂技术,更会管理。农民教育要比过去有新的内涵,更扎实,更有实效,对农民的确有帮助,这才是求真务实的新农民教育。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