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崔强 |
东北网2月10日电(记者 雷蕾)省政协委员、大庆市副市长崔强在对农民工生存环境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食宿条件差,超时工作普遍,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崔强提交了《关于加强劳动执法监督提高农民工生存质量的建议》的提案。
崔强在提案中说,在他走访的数百余名农民工中,只有不足20%的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各工种的承包人。农民工也想签,但没有人同他们签。多数工地农民工都睡在板房和帐篷里,取暖设施不全,安全隐患不少。工地的食堂,伙食质量差是个普遍问题,不少农民工反映一周见不到荤,夏天最热的时候经常有力工昏倒,医生说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许多农民工钱没挣多少,却带着一身病回家了。建筑工地的防疫完全空白,有的工地设立了卫生所,但据民工介绍,基本都是摆设,也没看见卫生防疫部门到工地检查过。不少民工因病无法上工,还有人患上乙肝、肺结核。超时工作被视为正常,没人给民工发加班费,民工虽然心里不满,但怕丢了饭碗,不敢与用工者发生冲突。工程紧张时,民工们最多一天要干十四五个小时,工头高兴了晚上给加顿餐就不错了。
崔强认为,农民工生存质量如不改善,必将成为我省今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重大隐患,应未雨绸缪。
崔强建议:首先加强劳动法和监督法的宣传。要设立监督部门举报电话,把劳动监察、卫生防疫、建设监察、新闻热线、政府督察等有关部门监察职责和举报电话在工地公示,让民工有问题可随时举报,有关部门不作为的,可向政府督察部门举报,并在媒体曝光,追究不作为的深层原因。其次要建立民工自身维权工会组织,各级各地工会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节工作的重点,及时帮助民工成立工会组织,通过集体的力量有组织地用法律的力量,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要督促用工单位改善生活条件。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手段,督促用工单位加强伙食营养、保证饮水卫生、做到用电安全、改善休息环境,达不到要求的,不准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