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1日电(记者 付巍 张丹 视频编辑:曲慧) 在今年我省的“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会议关注的热点,“强化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作为主要内容写入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月11日省人大代表翟庆波做客东北网谈,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话题与网友互动交流。
嘉宾介绍:翟庆波,铁力市市长
访谈全文如下:
主持人:在今年我省的“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会议关注的热点,“强化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作为主要内容写入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请问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看法?针对铁力市如何来谋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翟庆波:首先感谢东北网及广大网友对铁力市发展的关注。在这次人代会上,左己省长代表省政府作出的工作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做了统筹的安排和部署,与会代表在议论和讨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也是群情激扬,这样的安排和部署让我们看到了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当中的科学谋划和发展的未来,坚定大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的信心。
翟庆波: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我觉得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它也符合我们广大农民的愿望,也符合广大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的实际。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和粮食的大省,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任务,同时它也是一个机遇,展望未来的五年,黑龙江省面临的重大机遇一个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一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改善、调整黑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构,对构筑黑龙江省范围内的和谐社会,对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是要认真把新农村的内容、标准、内涵理解透,把它认识足,同时把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谋划好、规划好。下一步在谋划、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好新农村建设和整体的实施。
翟庆波:作为一个基层代表,铁力市农村的经济比重在铁力市占相当的比重,铁力市是个林区城市,是个山区城市,它的农业比重占经济总量的30%强一点,农业比重和其他省份的传统农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对铁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改善整个农村的面貌,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是很好的机遇。我们将结合铁力的实际,回去以后认真谋划好铁力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全力以赴地组织好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在人代会报告过程当中我也注意到,省政府的要求就是要在中心城市的郊区,旅游商贸发达的地区,农垦森工所在地,地方林区、矿区等一些地区,希望能够率先能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铁力市为黑龙江省中部,位于小兴安岭的脚下,它是符合省委的要求,可以率先取得重大进展的地区,它的旅游产业比较发达,它是农垦和森工企业的所在地,同时地方林区的比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占的比重比较大。我们分析判断铁力市的新农村建设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或者在未来的时间内率先取得重大进展。对此一个是我们有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信心。
主持人:请您具体谈一下您对铁力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
翟庆波: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们中央发出号召以后,省委、省政府也对我们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地方现在也处在这种,总结“十五”,谋划“十一五”的过程当中,我们着重谋划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整体推进、普通受益的问题。
翟庆波:第一,分类指导,就是铁力市有7个乡镇,76个行政村,158个自然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不同,我们把铁力市的7个乡镇和76个行政村区别为不同类型,具备条件的,我们要加大扶植和支持的力度,争取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成型。我们分为三大类,条件基础比较好的,再一个处于中游的,再一个比较差的,条件好的推荐省一级的百乡千村的试点,然后在铁力地方配套过程中加大力度,争取率先取得进展,取得经验,然后指导二类、三类乡镇乡村的建设。针对不同的类型,我们实施分类的整体指导方案。我们的新农村建设第一个就是要分类指导。
翟庆波:第二,分步实施。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五个方面,20个字,虽然文字比较精炼,但是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所有部分,所以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安排当中,我们必须把它分步实施,需要解决什么,真正长远发展,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当前关于农民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行路难、就医难、上学的问题,这是全国共性的问题,而且农民比较关注,比较关心,我们准备用未来的一段时间集中力量解决生产生活的基础性问题。
翟庆波:第三,分级负责。省政府对整个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整体的要求,作出了明确的安排,我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县一级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为县市一级是中国农村经济区域性的中心,要发挥这个作用。上面要依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面依靠村乡两级的政权不断巩固和加强。大家把新农村建设的整体任务和整体责任分担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为新农村建设积蓄、组织强有力的力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来。
翟庆波:第四,整体推进。铁力农业比重三分之一强一点,40万人口有10万农民,这样是四分之一,而且铁力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耕种、种植标准化的程度,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三大作物全部涵养,虽然它是个林区城市,山区城市,但是农业基础发展的很好。所以我们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铁力一定能够,也必须率先取得一些进展。我曾经谈到一个想法,就是围绕铁力的新农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能不能进行整县推进,我们全部涉农的领域和全体的农民都能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同时取得比较实际的效果。我们虽然搞了一个百乡千村的试点,但是县一级作为农村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中心,如果有一个能够整县推进的试点,我们认为还是有说服力的。
翟庆波:我们当前农村的实际是生产类的生活,所以我想要从生活入手,今天我谈了一个观念,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先基础,后发展,如果我们的基础扎实了,我们的发展也自然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比如说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农村的基本生产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包括基本的生产手段。结合农村整体的实际,农民的承受能力,然后有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之后,自然它的发展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就会取得一个长足的进展。第二个想法是我赞成的先生活、后生产。我们过去的农业生产大家都是从上而下的感觉,为生产而生产,实际上农村生产是一个手段,生活才是目的,通过社会发展生产,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断提高、落实各方面的生活待遇,这也是农民的愿望。我想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要立足于农民切身利益,立足于农民当前所关心的生活实际,来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我的想法最好能从这方面入手,真正解决好他们关心的问题,然后让他们能够轻装前进,能够放下包袱,投入到生产实践当中去,自然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的包袱没有了,他的生产热情也高涨了,我们最后整体的粮食也增产,粮食安全也有保障,整个社会发展发展过程当中原材料供应也有了保障。
主持人:请问您有那些具体的设想?
翟庆波:新农村建设不只是五年的历程,我们指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新农村建设取得比较好的进展,重点谋划未来五年的工作,我的想法是前三后二,前三年后两年。几个方面的重点:首先,我们要结合农村生活的实际,准备在我们铁力市的农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们省里边在试点,整体的工作也有了安排,市里边也要在这方面准备今年把这个制度推广开来,切实为农村的一些贫困人口,为农民的特困群体提供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我们大致的标准,没有最后确定,但是这个事定了,一个是668,一个是800,收入低于668,或者低于800元的人均年收入。应该结合农村生产实践,按年收入来算,城市按月份了,每月不足多少的收入进行差补。其次,我们要结合通村公路的建设,全面改善铁力农村的道路交通状况,我们这些年来结合通乡公路,我们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七个乡镇全部打通了。下个过程准备实施三年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未来的三年里,我们的76个行政村,158个自然屯,大约300公里左右的乡村道路,我们要全部硬化通路。我们今年要启动实施是100公里。彻底解决农民行路难的问题。
翟庆波:同时,我们在前两年,我们是2005年开始实施,2004年底开始动员,2005年初实施新农村医疗试点。中央省、市、县分别抽出部分资金,包括农民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医疗、治病提供保险。承保内容、救治范围,用药目录有所差别。我们第一年按照50%左右,我们农村常住人口的50%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医疗试点,担保资金113万元,我们去年经过一年的运行支付了农民制定的保险资金大约是60多万元,不到70万元,主要的投保资金是以政府补贴为主,农民个人要负担一部分。应该说这个效果比较好,农民也很欢迎,同时我们在保险、支付、治病定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医疗单位提供他的服务质量,提高保险核销的效率,真正给农民解决好这个问题。经过了一年左右的实施,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今年常住人口的参保人已经超过了80%,未来一年内,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要覆盖铁力的农村,达到100%。现在主要是以试点为主,由14个推行到33个,我们试点已经两年了,我们在试点的基础上,把新型医疗试点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在试点的过程中全面覆盖铁力常住农业人口,力争依托这种新型医疗合作试点和农村医疗救治制度,彻底解决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翟庆波:义务教育免费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大事。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事,中央温家宝总理郑重承诺,在未来的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省里边现在也在搞这方面的调研,也准备拿出这方面的试点,我们就准备积极响应省里面的号召,只要省里边有这样的试点,我们争取列入这个试点当中,争取先行起步,争取让铁力的农民在短时间内受益,也解决铁力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我觉得农村的教育是一个不公平的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办学条件有限,农村的一些孩子就学跟城市孩子相比有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我们利用资源的公平配置,努力地、短时间内实现公平的教育。结合国家和省里边对农村教育支持的力度,我们想把握好这样的契机,调动我们地方的力量,重点解决好农村未来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在铁力,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农村的教育水平、教育状况总体来讲已经很好了,下一步办学条件的改善还有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有整个学生负担的减轻还有相应的过程。
翟庆波:吸引城市农村教学有一些优厚的政策,我们调动他的积极性,再一个确定了支持的制度,不管农村教师、城市教师他们的待遇是一样的。我们想让这支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整体平衡发展,因为农村的教师并不是因为城市的教师一定要你到农村长期工作,有的人家就住在那个地方,事实上还有自己实际的困难克服不了,他进城来工作,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城市的长期在农村工作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一是要把它理解为职责,支教是职责,第二城乡实现良性的互动,在教学平台上充分交流,达到一个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整体提高教师素质,解决好农村教育问题。前一段哈尔滨九中的老师到铁力一中去,我们要一起合作,这个合作效果很好。校长带队,校领导班子同志,还有高四的把关老师,初三的把关老师到铁力去,初、高、中进行整体的合作,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主持人:听了您谈的这些,体会到您的一个宗旨就是为农民办点实事,让农民生活得更好!那么您曾设想过铁力市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吗?
翟庆波:从未来看应该说铁力市农民纯收入的水平高于全省水平,而且这些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再一个铁力农村的人均种植面积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三大作物在铁力农村都有它代表性的种植,我觉得作为一个农业发展的整体体系是要完整,作为农业发展整体基础也是比较坚实的,我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工作以后,我们铁力市也认真地对这方面进行了调查,我想经过未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铁力市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能够阶段性,不断地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取得新的效果,为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对这方面我们铁力市还是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最后再次感谢翟市长做客东北网谈,同时也欢迎各位网友登陆东北论坛就您所关注的话题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