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电 从2005年开始,红岗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建设。把建设生态工业重镇,推进建材、橡胶、玻璃、化工、食品等五大主导产业,做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通过实施大开放战略,使多项经济指标跃居全市前茅,也标志着红岗区的经济车轮驶向了“生态工业重镇”的快车道。工业:力争到2007年产值上百亿
有一组数字,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去年,红岗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26.3亿元,同比增长31.5%,增速列全市前茅;工业总产值实现51亿元,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44.3%,增速列全市第一位;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2亿元,同比增长23.6%。
各项指标,尤其是工业指标全面提速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他们在抓调控,找准增长点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分解到园区、街道和镇,并及时搞好对接,充分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抓监控上,通过月公示、季分析等办法,对经济运行实施了全程监控;在抓服务上,先后组织企业23家次参加银企对接会,成功协调市工业商业担保公司为鑫隆公司贷款400万元。进入“十一五”,红岗区又有了新的目标,力争到2007年,工业产值实现100亿元,初步建成生态工业重镇,跨入全市工业强区行列。
项目:有量的积累有质的飞跃
项目建设是红岗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全区新建工业项目116个,投资额达22.9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招商引资综合排名列全市首位。其中,引进超亿元项目4个,超千万项目67个,大项目比重占总引资额的3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列全市第二位。实施企业膨胀16强工程,限上企业由28家发展到64家。成功引进了三精药用玻璃瓶、蓝宝石衬底基片项目,填补了这个区上市公司投资项目和863科技项目建设的空白。
进入“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这个区继续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着眼于产业链条延伸,使项目总量扩张。在前期项目调研,从每个产业中选取重点项目进行论证。在项目来源上,围绕现有要素、大庆发展替代产业、企业膨胀等一批项目做文章。继续做好原有项目的全程服务,推进高速发展。保证全区项目建设不仅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飞跃。园区:成为“哈大齐”强势增长板块园区建设是红岗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他们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省委、省政府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等有利契机,先后辟建了铁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玻璃工业园区和橡胶工业园区,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如元丰轮胎、三精制药、馋神等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使园区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现在,三个园区共引进项目44个,实现引资额246730万元。其中,橡胶园区依托科技进步和能源空间,增强“龙头”牵动,实现橡胶产业化布局,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牵园区、园区牵产业的橡胶产业集聚发展格局。铁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为我省首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突出发展建筑材料、机械制造两个主导产业,已规划了石油化工、建筑材料、污水利用三个生态链,30个项目入驻。玻璃工业园区规划为玻璃制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2个产业区,现在已有8家企业入驻,总投资6.6亿元。这三个园区全部被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内,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强势增长板块。
今年,红岗区继续开足马力,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园区建设的提档升级,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亿元,全口径税收创2.5亿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35元。让红岗区的经济在“工业重镇”的快车道上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