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5日电 2005年11月,外地来哈打工的赵女士在交纳了200元的技术辅导费后,和“哈尔滨市思凡工艺工作室”签订了加工“珠饰桌垫”合同。合同规定,公司免费提供1斤塑料珠,40天内加工20件“合格”的产品,每件产品可得到手工费5元钱。做完30件,公司全额退还技术辅导费。数日后,当赵女士将按照要求加工好的产品送到公司时,却屡屡被公司以质量不合格退回。200元的技术辅导费也无法索要。
据赵女士介绍,她是来哈的打工者。去年11月2日,她在报纸上看到“哈尔滨思凡工艺工作室”招聘珠饰手工制作者的广告,便于当天来到该公司应聘。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她,这项工作简单易学,长年有活,计件工资,每件可以得到5元加工费。干好了,一天加工四五个没问题。做完30个,公司将返还200元技术辅导费。工作人员一席话让赵女士心动不已,赵女士当即和公司签署合同并交纳了200元钱。随后,一名手工老师简单给赵女士讲解了制作产品的一些注意事项,10分钟后培训结束。老师发给她一斤直径5毫米的塑料珠,要求加工成规格为60×80毫米的“珠饰桌垫”,赵女士把材料带回家中,按照要求,两天内加工出两件桌垫。当她满心欢喜地来到公司交货时,公司“检验员”的检验结果给赵女士当头一棒,“产品不合格,必须返工。”无奈,赵女士将加工好的桌垫带回家,重新再做。可再次送去后仍得到“不合格”的答复。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内,赵女士的手工品被退回数次。眼看40天的时间日益临近,赵女士的产品一件都没通过“检验”。此时,赵女士发现很多和她有同样遭遇人。赵女士气愤地说,手工品总是返工,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更别说退还200元钱了。公司这不是在骗人吗?
记者看到,赵女士制作的手工品与该公司的样品图案、样式相差无几。那么她制作的产品到底因为什么不合格呢?14日,在哈尔滨思凡工艺工作室,负责人李红对记者说,公司和所有应聘者鉴定了合同,合同明确规定,整件定做物必须达到无线头、无网线、无褶皱等6项要求才能回收,赵女士等人的产品是因为不合格被拒收的。公司没有什么过错。
李红表示,该公司去年9月成立后,共有30多人和公司签订制作手工品合同。每人发放20件桌垫原料,应该制作出600余件产品。目前回收大约40%至50%。但是当记者要求看一下相关票据时,李红只拿出两本回收票据,大约回收有20多件手工品。
哈市动力工商分局亚麻工商所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工商所已经接到4起对哈尔滨思凡工艺工作室的投诉。该公司有正常注册手续,且双方签定了正常合同,工商部门将调查后对此事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