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5日电 在促进林区经济转型过程中,伊春乌伊岭区以实施绿色生命工程和富民工程为先导,找准生态建设和致富职工群众的结合点,坚持生态、富民、调整“三优先”,为实现经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823亿元,同比增长10.1%;特色经济增加值实现6416万元,同比增长26.1%。
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为促进经济转型提供环境基础。这个区把生态建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根本性基础工程仅仅抓在手上,全面实施了“绿色生命”工程,加大了生态和资源保护力度。通过严格营林管理、“源头”管理、林权林地管理、资源林政管理和对林政检查站建设的加强,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营林方面,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一举扭转了落后局面。这个区还特别注重森林防火工作的创新,不仅实行了处级等领导干部驻场包村责任制,还积极鼓励农林交错地带的农民参与森林资源管护,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农林交错地带森林火灾和林政案件频发的“老大难”问题,并有效化解了林农间的诸多矛盾,形成了林农双赢,共同保护森林资源的新局面。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这个区还加大打击力度,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开垦林地行为,严肃查处资源林政案件,确保了施业区的完整及森林资源的安全。
坚持富民优先,为促进经济转型提供群众基础。这个区通过创新致富思路、拓宽致富渠道,优化致富环境三步走的方式,全面实施了富民工程。他们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富民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按照资源状况、立地条件和职工意愿,划定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等五个特色产业带,并帮助3000多户落实了13个重点发展项目,使全区自营经济形成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各俱特色,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又围绕不同产业分别建立了肉牛良种繁育等8个示范推广基地,提升了自营经济规模和水平。同时,他们设立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资金和林场职工创业基金、采取小额贷款,建立畜牧养殖服务中心,建立领导目标考核体系,成立局场两级产供销公司等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全力解决制约自营经济发展“瓶颈”问题。这个区曾为产供销公司提供300万元资金,以保护价收售积压在职工手中的黑木耳。去年,这个区职工自营经济增加值实现7004.62万元,同比增长18%,又有1168户职工家庭通过发展自营经济走上脱贫致富路,1403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坚持结构调整优先,为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产业基础。这个区采取加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开发亮点等多种措施,建成4万平方米的天山马鹿良种繁育基地,年可产食用菌、山特产品30万公斤的现代加工厂;引进了韩国韩昌木业公司等五个项目来该区落户,全年招商引资3954万元,完成计划的123.6%;通过积极运作,目前阿根廷铁矿已开发建设,富强黄金矿正在协商争取中,林海硅矿开发已进入储量详查阶段。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就业岗位,可安置大量劳动力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