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9日电 王濛和在她之前的杨扬都是黑龙江省七台河人。不知是七台河的水土养人还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的人们有种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王濛和杨扬胸前闪闪发光的奥运会金牌使这个煤矿城市成为中国短道速滑的冠军摇篮。
当杨扬和王濛先后站在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时,我们知道了曾经发生在七台河的许多故事。七台河并不富裕,这里没有一座滑冰馆。七台河的孩子们是从一副绑在鞋上的冰刀开始走向世界的。冬天,他们的训练是在结冰的河面上;夏季,教练把孩子们带到哈尔滨,只有在午夜时分,这些十几岁的男孩女孩才能揉着惺忪的睡眼在万籁俱寂的星空下悄悄走进滑冰馆训练。因为,白天都是省队的运动员们在这里练习。他们住在租金便宜的简陋的房子。一位来自黑龙江的老记者在都灵告诉我,杨扬的母亲下岗以后就曾经在哈尔滨给七台河队的小队员们做过饭。
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听了让人眼里酸酸的。北京时间的凌晨4点多,正是人们酣睡在沉沉梦乡中的时候,但是习惯于后半夜训练的七台河的小运动员们一定还睁大着眼睛,在电视机前注视着万里之外的帕拉维拉体育馆。也许,过不了多久,在他们中间,就会有新的杨扬和王濛出现。
中国许多项目的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都是从从农村从大山里走来的。人们往往注重事情的结果,而对曾经发生的过程容易忽视。实际上,就如古人所说,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吐清香。很多人对中国女选手为什么成绩特别好表示好奇,阴盛阳衰一度还成为媒体议论的话题。但他们只要了解到和七台河一样曾经发生的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王濛挥舞着鲜艳的国旗滑行在洁白的冰面上,当她成为都灵今夜最耀眼的中国之星时,我们同样看到,七台河的夜空里,繁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