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2月20日电 作为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我国生态大省黑龙江将加大监测密度和力度,科学调配力量监控、防范候鸟春季回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禽流感等疫情。
记者从黑龙江省林业厅获悉,近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对病死鸟类检验时检测到禽流感病毒表明候鸟带病毒率较高,鸟类迁徙和活动是传播禽流感的重要媒介。随着春季的到来,候鸟迁徙频繁,在欧洲、东南亚和我国南方越冬的候鸟将开始回迁到,黑龙江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危险性增大。针对鸟类和野生动物种类多、分布区域广的特点,黑龙江省要求各地相关部门严密监测防治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
目前,黑龙江省的扎龙、兴凯湖、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嫩江高峰、尚志帽儿山鸟类环志站等12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以及洪河、安邦河自然保护区、东北虎林园等47处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已经初步构建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其中,中国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育中心——黑龙江扎龙鹤类繁育中心已经采取紧急措施,对饲养区实施封闭管理,为饲养的鸟类注射禽流感疫苗,并建立隔离点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黑龙江省要求各市地林业主管部门在对本地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单位的防疫情况进行检查,在场所消毒防疫、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控制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疫病感染和传播。
据介绍,黑龙江省位于候鸟迁徙的国际性通道上,每年3月初至5月上旬都有大量候鸟由东南亚和中国江苏、江西等省区飞到黑龙江或途经这里迁徙至蒙古、俄罗斯、日本等国。在迁徙至黑龙江省或途经当地的候鸟中,包括丹顶鹤、白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鸟类几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