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市政府官员与政协委员共话建设新农村
2006-02-22 19:12: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2日电(记者 印蕾) 政协哈尔滨市十届四次会议22日举行部分委员与市长协商对话会。对话会上,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共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商发展大计,共绘事业蓝图。

  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市政协常委于志平在对话中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适时顺势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需要从哈尔滨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探讨哈尔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生产发展是哈尔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害性的基础问题,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早做好调查并根据哈尔滨市具体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倾斜;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创造出符合哈尔滨市的新型经济结构,既加快工业化进程,又建立新型的农业经济;乡风文明,是要在生活宽裕的同时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哈尔滨市广大农村精神生活尚十分欠缺,更应成为有关部门研究的重要问题;村容整洁,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中小城镇化,哈尔滨有八区十一县,哈尔滨城市的中心作用也在于带动周边城镇乡村实现城市化,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各县的中小城镇化,实现人口转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村容整洁问题。

  政府声音: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要集中民智 从实际出发

  哈尔滨市副市长史文清在对话中表示,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哈尔滨市政府将认真听取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广大农民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集中民智,力争把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得更好,更加符合实际。

  在规划的制定中,市政府将从哈尔滨市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注重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取向,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对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注重同步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新文化、新农民、新风尚培育;注重多渠道扩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在调动广大农民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积极性的同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机制,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坚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委员建议:普及推广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市政协常委杨谦在对话中建议,普及推广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加快高新技术在哈尔滨市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其次,加大农业新技术研制转化的支持力度。具体而言,加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联系,加快农业生产技术难关的攻克。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哈尔滨市农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哈尔滨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加快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政府声音: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哈尔滨市副市长方世昌在对话中表示,杨谦委员提出的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很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多年来,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农业技术的研发、转化和推广工作。但是科技与农业之间“两层皮”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对农业科技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及工作重点作战略性调整,对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市政府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载体建设;构建科研院所与“三农”合作的平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业科研的资金支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农业科技自身规律的新型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抓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工作。

  委员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市政协委员安武顺在对话中,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提出建议。安武顺委员建议市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对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大通乡通村公路的推进力度,将通乡路延伸到村、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提高农村的安全用水水平;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农村改厕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

  政府声音:“十一五”期间“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生态化进程

  哈尔滨市副市长方世昌在对话中表示,近年来,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道路、饮水、生态环境等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今后五年,哈尔滨市在新农村建设上将继续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和生态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预计在农村基础建设上将投入120亿元,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规划建设农村公路7000公里,通达工程1600公里,全市100%的乡(镇)通高等级路面,85%的行政村通高等级路面。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1826个屯、88.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人口全部吃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主要地段全部建立地下排水系统。

  三是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工程。

  四是农村康居建设工程。完成农村康居工程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4%。

  五是生态村屯建设工程。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