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5日电(记者 印蕾) 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5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总结了2005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部署2006年及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通报2005年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情况,签订2006年安全生产责任状。副省长刘海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5年,全省安全事故总量稳中有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2006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部署,坚持安全发展;突出责任制落实和隐患排查整改,深化整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职责,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严格责任追究;坚决遏制煤矿等领域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推动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刘海生在讲话中指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安全第一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各市地、各有关部门和高危重点企业要将国家给我省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层层进行分解落实,一直落实到最基层。突出重点,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推进联合执法,深化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特种设备、民爆器材、建筑施工、教育、卫生、旅游、电力、铁路、民航等行业和领域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加强基础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科技兴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依法治安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推进省政府安全生产联系责任制和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落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在地方党政领导目标考核中所占比重,在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上,要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的三个“决不放过”和三个“一律”:决不放过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矿主和肇事者,决不放过贪污受贿,渎职失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决不放过只说不干,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玩忽职守,对重特大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国有重点煤矿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一律撤职;地方小煤矿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一律依法从严惩处;因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一律引咎辞职。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会议还就近期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两会”期间的安全工作做出部署。会议指出,我省采暖期还有一段时间,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针对开春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的实际,向群众广泛宣传预防家庭一氧化碳中毒的卫生知识和安全燃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卫生、安监、气象、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通报信息,按照分工做好防范工作;各级政府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燃煤取暖的住房,特别是对农民工的临时租住房进行全面检查,防患于未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做好抢救中毒患者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急救人员、设备、物资及时到位,提高救治能力。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置。
会议指出,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这次会议以后要立即行动,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事故隐患重点区域,继续开展煤矿、道路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施工和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力度落实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不能保证安全的坚决不允许生产、营业。对“两会”期间组织的各种大型群众性活动,主办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严加防范,确保万无一失。对“两会”期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要从严从重查处。要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和值班工作,严格岗位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力量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