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大兴安岭二十五站村结合实际学党章
2006-02-25 13:19:5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5日电(记者 高长利) 大兴安岭漠河县兴安镇二十五站村结合实际学习党章,以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达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和维护党章的要求。

  立足实际,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二十五站村是省级贫困村,农民增收渠道少,经济发展缓慢。全村13名党员中,能够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只有6名,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占半数以上。能不能组织党员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挑起全村发展的担子,是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面对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村支部把强化学习党章作为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双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召开思想动员会,向党员讲形势、讲政策、讲任务,把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先进性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党章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村两委的发展思路上来,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打牢了思想基础。村主任王国文在党员会上郑重表态,以实际行动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做实践党章的先锋。

  联系实际,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二十五站村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专题辅导、开展一次专题讨论、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一次知识测试、组织一次公益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开展学习党章,进一步提高了党员永葆先进性的自觉性。围绕工作需要,党支部相应增加自选的学习内容。通过开展学理论、学政策,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不高的问题;开展学技术、学典型,邀请党校、农委、畜牧总站等部门来村宣讲,邀请致富典型现身说法,让党员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掌握发家致富的实用本领,受到了党员的欢迎。

  结合实际,解决怎么学的问题。针对党员类型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二十五站村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让每一名党员都能受到教育,学有收获。一是丰富学习形式。对3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结对帮学、上门送学形式,由党支部委员定期上门辅导,保证他们不缺课;对骨干党员采取集中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外出务工党员采取“双寄”的学习形式,定期向他们邮寄学习资料,保证了他们不失学。在春节期间,对外出务工返乡的党员通过学习辅导、开展座谈、个别谈心谈话等形式进行了集中补课。二是创新学习方法。这个村把学习教育与开展讨论结合起来,先后进行了4次专题讨论。同时,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征求群众意见,对具备整改条件的及时进行解决,让群众及时看到教育活动的成果。如针对群众提出交通不便,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村支部积极联系外地客商进村收购粮食,共为21户村民销售粮食45吨,为今年农民备春耕提供了周转资金。三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二个五部村结合实际和党员思想实际,开展了“党员是面旗,即做表率又致富;支部是根柱,经济脱贫领好路”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刘世民利用自家开油坊的便利条件,无偿为本村困难户加工豆油130余斤。党员冯永春主动与困难户李怀勤接成帮扶对子,扶持他发展绒山羊养殖,为他家传授养殖经验,无偿提供盐、豆饼等物品。解决了冬季产羔存活率低的问题,已发展到存栏45只。党员张维权把棚室蔬菜种植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6户村民,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