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依靠协会拉动 促进北药发展 特色产业生机勃勃
2006-02-27 14:03:37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孙立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7日电 佳木斯桦南县驼腰子镇第一个协会组织——中草药种植协会诞生6年来,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靠山。去年,协会帮助药农销售药材2000吨,实现产业收入800万元,比种大田作物增收300万元,种药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50元。

  该镇境内东部三面环山,西部坡岗起伏,是一个自然条件差的山区乡镇。前些年,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且价格偏低,导致农民收入下降。2000年春,政府引导农民搞种植业结构调整,根据镇情确立了5年实现万亩药材镇的奋斗目标。当年,西洋参、龙胆草、板蓝根等20多个品种种进了1200亩地里。随着收获季节的到来,种植面积零散、技术和管理跟不上、品种多而杂、压价出售、有的掺杂使假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镇党委、镇政府领导被“逼”出了想法:走协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北药的路子。转过年,在金胜村和大兴沟村创办了两个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并以基地领创人员为骨干,创建了中草药种植协会。时至今日,中草药种植面积由1200亩发展到1.5万亩。

  协会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为农户提供培训、技术、信息、种苗和市场销售服务。协会创办以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受训人数达1200多人,提高了农民对发展北药产业的认识和科技水平。协会会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操作,使药农在生产技术上有了可靠的依托。协会对原来的20多个品种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了8个主打品种。几年来,该镇生产的药材畅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漳树等全国最大的中草药批发市场。

  几年来,该镇在引导农民创办各类协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搞一刀切,条件成熟,适时发展,从而形成了类型各异、形式多样、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到目前,全镇创办种、养、加各类协会9个,村级协会24个,一个以北药产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