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5日电一辆车的发动机经过调整后,与调整前比较平均节油率达到10.85%,发明这个“节油绝活”的人是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下岗职工赵忠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了环境保护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的认证。可技术有了,推广却难。如今赵师傅愿意将他苦心钻研的“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献出来,却不知谁能帮助推广。
下岗职工发明节油新技术
赵忠良从部队退伍以后,曾在哈尔滨工程机械厂工作很多年,他的这份工作曾让很多一起复员的战友羡慕不已。可是好景不长,赵忠良很快也同很多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工人师傅一样下岗了。
下岗后的赵忠良用全部的积蓄买了一辆出租车,成为了一名“的哥”,整天奔波在哈尔滨市的大街小巷。赵忠良是个细心人,自从开上了出租车,他每次加油都要用一个小本将汽车跑的公里数和加油的数量记录下来,用来控制燃油成本。一段时间以后,赵忠良发现自己的车开始变得费油了,行驶每公里的费用,比以往要高出许多。他跑到汽车维修中心向维修技师寻求解决的办法,可他得到的答复确是,“这是车辆老化所造成的,没有解决办法,过一段时间要比现在还费油。”
维修技师的话并没有说服赵忠良,懂得一些机械原理的他开始自己琢磨让汽车省油的办法。赵忠良利用在工厂时学习到的机械知识,开始在汽车的动力性和传动性方面做“文章”。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赵忠良终于总结出了一套不用给汽车另行安装任何设备,也不用使用任何添加剂,只对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设备进行一番调整就能达到节油目的的技术。赵忠良介绍说:“经过调整的汽车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而且还会降低尾气中污染物质的排放。”从此以后,赵忠良放弃了开出租车的工作,开始经营一家小的汽车修理部,慕名找他对汽车进行调整的司机络绎不绝。
“节油高手”首都扬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赵忠良准备去北京发展。赵忠良说:“那时之所以要去北京,是因为北京的汽车保有量远远高于哈尔滨,当时北京仅出租车就有10万辆之多,是哈尔滨的十多倍。所以我的技术在北京不仅有很大的市场,还可以赢得相当好的社会效益。”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忠良来到了北京。起初他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租了一个临街的门市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来找赵忠良调车的人就多了起来。原来,开始时,一些司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找他调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司机们发现经过赵忠良调整过的车的确可以节省燃油,于是赵忠良的这项新技术在出租车司机中间流传开来。一些出租车公司还组织车辆集体到他这来调车,赵忠良的生意一下好了起来。
赵忠良的生意好了,可还是有人不相信这个“神话”。一次,一个北京大型汽车维修企业的技师找到赵忠良说:“不给汽车安装节油设备就能让汽车省油的技术是根本不存在的,你所谓的技术,只不过是给那些不懂机械的司机一个心理安慰,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节油的效果。”听到这样的话,赵忠良十分生气,他当场对那个技师开来的车进行了调整,结果两周之后,那个技师又来了:“赵师傅我算是服了。其实我也在研究让汽车省油的办法,已经进行三年多了可是一直没有成功,所以我认为这项技术虽然在理论上行得通,而在实际操作上是无法完成的,这次见到你的这手‘绝活’,我是真的服了。”
从此以后赵忠良在京城的汽修行业里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北京的一家汽车维修工程师俱乐部也将他吸收为会员,并安排他到全国各地进行讲课。但这时的赵忠良却有了回故乡哈尔滨的打算,他说:“在我刚去北京的时候,我的这项技术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实践摸索,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我要将这套技术无偿的奉献给家乡人,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上它。”2000年,赵忠良回到了哈尔滨。
想要奉献却不知如何奉献
回到哈尔滨后,赵忠良便开始四处打听如何能让他的这项技术得到推广,可是始终想不出好的办法。2003年10月,赵忠良给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写了封信,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在信中赵忠良写到:“多年从事汽修工作,我发现机动车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十分严重。我的这套对汽车进行调整的技术,可降低车辆油耗,减少尾气排放,并保证车辆良好运行……我愿意把我的技术奉献给国家,使能耗降低,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我真想为哈尔滨的建设出一份力……”
市政府在接到赵忠良的信后很快就给他来了回信,并告诉他将技术先送到环保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进行鉴定。2003年的11月,市环保局在经过试验后对赵忠良的技术给出了鉴定结果:您提出的在不对车辆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调整使发动机燃烧充分,在节油的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浓度也得到相应削减的办法应予肯定。
2004年省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又对赵忠良的技术进行了节油检测检测结果为:被测试车辆发动机调整前后进行道路试验等速油耗对比结果平均节油率为10.85%,排放HC下降43.53%,CO下降30%,NOX下降43.3%。
各项检测报告拿有力地证明他研发的节油技术的科学可行性,但却没有人能为他提供一个好的实际操作方法。赵忠良师傅说,如果能组织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出台一个车辆不达节油标准不准出行的规定,那我的这个技术才算能真正地派上用场。在采访时,赵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如果下岗职工无就业渠道,都可以找他免费学习这项节能环保技术,他愿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