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电 这是一个继父和一个继母组建的特殊的家庭,他们共同承载着双方子女的爱。
齐齐哈尔车辆段车电车间库检工长刘斌强前妻因病去世,仍下他和4岁的儿子;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民警郝星华的丈夫因患肾癌,也早早地抛下她和年仅两岁的女儿。1987年,他们组建了一个特殊的新家。
新家组建后,他们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两个孩子上幼儿班的接送问题。由于刘斌强在运输一线工作,没有节假日,每天接送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郝星华。从家到回民小学幼儿班,足有5公里的路程,家中仅有的一辆自行车,又不能同时驮两个孩子,郝星华就让两个孩子轮着坐车。寒冬腊月,为了不冻伤孩子的脚,她就亲手缝制了两双厚厚、过膝盖的棉袜子,套上塑料袋,路上给两个孩子穿上,寒来暑往,她整整坚持了3年。
最让郝星华操心的还是儿子的学习。儿子刚上初一时特别贪玩,学习一直跟不上。一次儿子把试卷拿回家,郝星华一看不及格,老师还让家长签字,这个字咋签啊。打这以后,她对儿子更多了一份关心和疼爱。不知有多少次,儿子灯下学习,她就在旁边织毛衣陪着。
平常的日子还好说,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那是在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时,正赶上刘斌强在北京参加列车质量鉴定。儿子患了重感冒,夜里高烧到39度多,女儿也咳嗽不止,郝星华就用酒精为儿子擦拭降温,整整一宿没有合眼。
在孩子上小学时的一个暑假,郝星华接到紧急任务,往革志监狱投送女犯,必须是女干警押解。丈夫刘斌强倒班不在家,可任务就是命令,郝星华匆忙带着两个孩子蹬上了火车。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把犯人送到了革志监狱。这时,女儿因晕车小脸蜡黄,呕吐不止,已经虚脱了,她赶紧领着孩子到医院打了一针。就这样,一家三口硬撑着又踏上了回程的火车。
生活有滋有味,工作有情有趣。郝星华从来不曾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她用真情感化入狱后以绝食对抗的女杀人犯;她细心观察了解犯人的心理,帮助妻离子散的犯人重归于好;她用理解和爱心,使一位女死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见到了她的女儿,这个女犯眼含热泪地说:“我活着感谢你,九泉之下我也忘不了你。”
18年来,郝星华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的女儿。儿子想去当兵,她亲自把他送到部队穿上军装。儿子喜欢开车,又是她拿出3000多元学费,让他学习驾车。每逢年节,她都给儿子寄去四五百元钱,而自己却节衣缩食。工作再忙,她也坚持和儿子通信,教他作人的道理。3年军旅生活,儿子健康成长,并且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时光流逝,抹不去人间真情。丈夫刘斌强经常对人说:自己福气好、命好。因此,他打心眼里支持妻子的工作,一有空闲,他就抓紧一切时间多做饭、多洗衣服、多陪妻子和儿女。女儿上高中后,他就坚持接上晚自习的女儿,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每当出差回来,他都给儿女带点小礼物,给妻子买件好衣服。
如今,他们一家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72平米的楼房,他们的女儿正在就读哈工大管理专业研究生;儿子当兵退役后,现任齐客运分公司T47/8次乘务员,并且考入了分局职工大学函授学习。刘斌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段劳模、分局优秀共产党员。而郝星华作为公安战线上的一名优秀女警,她的先进事迹多次被《鹤城晚报》和《中国警务报》刊登,并在市电视台的节目里播放。
刘斌强和郝星华用彼此真挚的爱、浓浓的情,共铸了温馨的幸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