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兑奖截止日期比生产日期还早 “百事可乐”弄晕消费者
2006-03-08 06:10: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娄英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8日电 哈尔滨市民马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百事七喜”饮料,打开瓶盖后,发现中了三等奖。可令马女士不解的是,瓶盖内标注的“中奖”活动截止日期比瓶盖外侧标注的生产日期还早,是“早产”还是“欺诈”?对此,百事公司解释说,这是该公司为了避免浪费采取的做法。

  5日下午,马女士到南岗区家乐福超市会展中心店购物。她选购了一瓶百事公司生产的“百事七喜”塑料瓶装饮料。回家后,马女士打开饮料,发现瓶盖内印着“再来一瓶”的字样。可是,马女士再仔细观察后发现,瓶盖内打印的兑奖截止日期是2005年9月30日,而瓶盖外侧标注的产品生产日期却是2005年10月10日。马女士感到非常不解,既然促销活动的截止日期是9月30日,那么参与活动的产品就该在活动截止日期前生产出来,而该瓶饮料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却比瓶盖内的活动截止日期还晚。这说明该饮料可能是“早产”的,或者饮料是过期产品,生产日期是被后打印上去的。还有,既然这次兑奖活动已经终止了,那产品的外包装上也不该有“中奖活动”的促销广告,否则就存在诱导消费、欺骗消费者的嫌疑。马女士说,这种日期误差的情况还让人感觉,饮料的瓶盖是百事公司二次回收后再利用的。

  7日,记者见到了马女士购买的这瓶“百事七喜”饮料。饮料的净重量为600毫升,是百事公司推出的“蓝色风暴”系列中的柠檬味碳酸饮料。瓶盖内打印着“兑奖截止日期为2005年9月30日”,可瓶盖外侧打印的产品生产日期是2005年10月10日。

  对此,记者采访了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哈尔滨销售部的一位男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公司在兑奖活动开展期间生产的饮料瓶盖太多,兑奖活动结束后,瓶盖扔了太浪费,所以在活动过后继续使用,才出现了这个问题。公司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并称愿意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对于该公司的解释,消费者马女士称,中奖活动中,中奖者的数量和奖品数量都应该在活动前事先安排好,应该有计划,中奖瓶盖不可能随便印。该负责人的解释只能说明,该公司在活动期间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将带有中奖产品的瓶盖保留,使中奖范围缩小、数量减少,在活动结束后,又把它拿出来,“废物”利用。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