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月8日电 大庆市统计局近期针对“城市信心”展开一次综合调查,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企业家信心指数测算办法,初步测算出了大庆各阶层对大庆的信心指数,分别为:市民信心指数为150.8,大庆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6.7,外界对大庆的信心指数为175.6,城市管理层的信心指数为182.3,外来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70.5。数据显示,各群体对大庆未来充满信心。
数字解读:
评价和检验一个城市发展能力与水平的指数较多,其中的信心指数最能显示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据介绍,信心指数是通过对收入水平、支出能力、价格涨幅、市场环境、居住状况、发展空间、生存(生活)条件、盈利能力等多项指标加权计算的综合指标。信心指数在100以下表示信心不足,越小越没信心,如果达到50以下,则表示已失去信心。相反,信心指数越大,表示信心越强,指数在150到200之间表示信心十足,超过200表示信心达到了最高。
为了弄清大庆的“底气”,此次调查测算在大庆各个阶层展开。
首先被调查的是大庆的264万老百姓。2005年,大庆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38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62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6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2723元。大庆人的腰包鼓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逐渐告别温饱型消费,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物质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2005年,市民的食品和衣着两项支出只占消费的47%,下降了21个百分点。测算得出,市民信心指数为150.8。
企业家群体对大庆信心几何?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大庆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企业7185家。企业队伍壮大,企业家数量不断增多,政府不断给企业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企业效益看好,企业家投资信心也不断增强。企业家中最有信心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信息软件业以及社会服务业。这三个行业企业家的信心指数均达到200。调查得出的大庆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6.7。
那么,领导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大庆的?“两会”刚结束,大庆“十一五”目标已明确:在确保创建“百年油田”的同时,构建起全面发展的战略新高地,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现代都市框架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数据显示,这个城市管理层的信心指数为182.3,为实现“十一五”愿景信心十足。
在外地人眼里,大庆是个好地方。据《福布斯》2005年调查,中国内地最适合开办工厂的前20个城市中,大庆排在第9位,居成都、大连、长沙、无锡、杭州等11个城市之前。2005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大庆排在第36位。2005年,在中国首次对中国百个城市生活质量的排名中,大庆又跻身前列,排名第14位。这说明,大庆在市场环境、融资水平、劳动力素质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外界给了大庆客观公正的评价。大庆市统计局得出外界对大庆的信心指数为175.6。同时据调查,93%的来大庆投资者,对大庆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充满信心,他们的信心指数为170.5。
众志成城。大庆各阶层以及大庆外界对大庆的信心,构筑了大庆大发展的十足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