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9日电??记者8日从黑龙江省公安厅获悉,2005年,省公安厅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鹤岗等地公安民警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525名被调查民警中,9418名民警患有各种疾病,占总数的60.66%。
另外,省公安厅对齐齐哈尔、佳木斯、鹤岗市3个公安分局320名民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162名民警患有较严重的疾病,占抽样调查民警总数的50.6%。调查表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公安职业病位居前3名。在患病民警群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刑警,特别是侦查破案任务较重和一线执法单位的民警。
我省在职民警因公或因病死亡年龄已呈低龄化趋势,双鸭山市公安局尖山分局刑警石长武,因患尿毒症牺牲在抓捕逃犯的征途上,年仅29岁;牡丹江市林口县公安局派出所副所长刘永苏因患肝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7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政治部科长周少军因患肺癌去世,年仅39岁……
公安民警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工作压力大,不堪重负;长期工作生活无规律,保养不足;职业本身的危险性造成民警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经费、警务保障不足,从优待警制度不落实是民警健康状况不良的机制缺位。另外,由于一线民警几年内接触的社会阴暗面远比其他社会成员一生接触的还要多,所受的负面刺激是普通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患心理疾病概率增大。
日前,黑龙江省公安机关积极落实公安部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制定了《全省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从优待警的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科学组织民警休假,保证民警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整,重病民警要强制休假疗养;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每年要组织民警进行一次体检,因地制宜聘请医务人员,适时到基层所队进行健康巡诊,逐级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定期对民警健康状况评估分析,及时解决影响民警健康的突出问题,减少因积劳成疾造成民警伤亡的数量。
针对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省公安厅将建立民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为全省民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市、县公安机关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并逐步建立民警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机制。凡民警在开枪毙伤人员、执行重大任务、目睹战友伤亡,遭遇重大变故时,应安排其接受必要的心理辅导、矫治,及时缓解心理压力,防止产生心理疾病。
□宋海英本报记者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