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解企业贷款难 黑龙江省3年内建起企业信用体系框架
2006-03-10 10:38:0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郝建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0日电 一边是银行难贷款,一边是企业贷款难,增强企业信用度是化解这一矛盾的良方。为引导我省企业提高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增强融资能力,构建健康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日前,我省制订了企业增信行动计划,力争在2~3年时间,在全省初步建立起企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一计划的主要目标为,用2~3年时间,实现“11114”信用建设目标,即:建设企业信用征信管理系统,发展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业,抓好企业信用自律管理,培养诚实守信的风气。推行企业信用档案、企业信用身份证、企业信用担保、企业信用激励奖惩四项制度。力争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达到优先贷款等级,60%大型企业和40%中小型企业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纳入信用征信管理系统。

  目前将采取以下措施:深化企业改革,明晰信用主体。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依法规范企业改制行为,指导企业健全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形成对经营行为和交易决策的制约机制。

  搭建融资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建立融资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发布项目推荐、信用评级、经济发展规划等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建立重大事项研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地方性金融风险预警信息,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风险。

  开展信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用2~3年时间,对全省规模以上企业80%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进行信用管理、金融知识培训。

  整合信用信息,健全征信体系。整合人行信贷登记查询系统、工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系统等各有关部门企业信用信息,纳入全省统一联合征信平台,实现信息依法披露。引导、规范企业信用评级活动,力争“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纳入评价系统。

  推进依法清欠,维护金融债权。加大打击金融刑事案件和金融诉讼案件执法力度,完善金融司法保障机制,严厉制裁废逃银行债务行为。

  培育担保体系,规范中介市场。发展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的信用抵押担保体系,积极开拓担保融资业务。大力培育扶持信用调查、征信资信评估等信用中介机构,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和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

  健全奖惩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依托企业征信信息系统及企业诚信档案,建立完善信用的社会监督与约束机制。金融部门对守信企业建立绿色通道,通过报纸网络公布失信企业黑名单,建立向社会公开的失信企业信息库。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