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浮尘天气引起关注 代表:给后代留下一片洁净的天空
2006-03-11 13:02: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曹曦 李旭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曹曦 李旭 杜筱)10日,北京出现了浮尘天气。天空灰黄一片,能见度降低,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散的尘土气味。同样的天气也出现在哈尔滨市区及呼兰、宾县、兰西、肇州等周边地区。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我省代表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极为关注,很多建议都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这两天浮尘天气的出现,更让代表们忧心。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树清说,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很多,诸如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很多地方草原资源退化、沙化、碱化,黑土资源侵蚀严重,水质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等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份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议字字透着沉甸甸的责任。王树清代表说,要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并重,抓住招商引资和产业延伸两个关键环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延伸产业,补链引资,建立产业循环圈,变线型生产为环型生产。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公众参与,形成推动循环经济的合力。建议国家把黑龙江列为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农业试点省,更多地支持生态省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加大退耕还林、封沙育草和黑土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王德胜代表说,我省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全省每年改良建设的草原面积只有210多万亩,按这次治理速度,全省3100万亩沙化、碱化、退化草原需要治理15年,这还不包括新增退化面积。特别是松嫩平原有2200万亩“三化”草原,如得不到有效治理,势必阻碍畜牧业生产从而影响地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剧灾害天气的发生频率。建议国家将其纳入“十一五”规划中的草原改良计划,给予同西部地区一样的优惠政策。

  “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空气质量指数、垃圾处理等环保负面问题,认知程度、关注程度较高,27.1%的公众表示对环境污染最关心。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忙着植树造林,记得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当总理讲到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时,与会代表的掌声如同潮水。我们真的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洁净的天空了。”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吕维峰说。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