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2日电 杨旸,一个柔弱而美丽的女子,在成为别人的“第三者”后不能自拔,最后亲手杀害了自己所爱人。2006年1月,杨旸的案件被央视报道后,一名叫王军的男子(化名)来到了黑龙江省女子监狱,要求见杨旸一面,声称自己与她有过相似的经历,如果不是看到了杨旸的报道,自己早已将相爱10年的爱人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杨旸与王军有着怎样的相似经历呢?带着诸多的疑问,记者开始了一段特殊的对话。
引子
高墙外的特殊来信
2006年1月底,黑龙江省女子监狱文艺监区副监区长孙淑娟的平静生活被一封来自高墙外的信打破了。内蒙古青年王军在信中称自己看了杨旸的经历感触很深,“和我相爱10年的爱人喜欢上了别人,残忍地把我抛弃了,我以她的名义买的房子也被霸占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爱人怎么在一夜之间变得那么冷酷无情呢?我恨她,我要杀了她和她的家人。我已经计划好了一切,过完正月初七我就动手……”王军说,杨旸的经历使他暂时将自己的“杀人计划”搁置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哈尔滨见一眼杨旸,如果能见到杨旸,他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如果见不到杨旸,他就杀了“那个狠毒的女人”。
王军还写道:“1月18日,我向单位请了两天假,坐火车来到了哈尔滨,经过几番周折我终于找到了黑龙江省女子监狱,但门卫说什么也不让我见杨旸,我说那让我见见孙大姐也行,她是杨旸的监区长,但门卫仍然拒绝了我。”王军在女子监狱门口站了4、5个小时,就为了能在孙淑娟下班的时候见到她,求她帮忙,让他见杨旸,但眼睁睁地看着一辆辆警车从自己身边开过,王军也不知道孙淑娟究竟在哪个车上。无奈之下,王军只得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一则报道打消杀机
王军回到内蒙古之后,便给孙淑娟和杨旸各写了一封信。他在给孙淑娟的信中说:“孙大姐,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为改造杨旸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时,我就知道你是一个好人,我就想听你劝我几句,许多大道理我都懂,但我就听你的……”孙淑娟看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她立即拿起电话按照王军留的手机号拨了过去,结果对方却关机了。孙淑娟脑中浮现出了不好的结果:王军是不是已经杀人了?他是不是正在逃命?难道他已经被逮捕了……各种各样的念头交织在一起,孙淑娟急得坐卧不宁。后来孙淑娟查到王军单位的电话,接电话的人说王军休息,周一能上班,孙淑娟一听对方的口气很平静,便猜测王军可能没有出事,于是暗暗松了口气。她告诉对方让王军周一早上9点给她回电话。
周一上班后,孙淑娟一直等在电话机旁。9点整,电话铃声准时响了,孙淑娟拿起电话,只听对方说:“我是王军,请问是谁找我?”孙淑娟告诉王军自己就是他想见的孙大姐时,王军在电话那边激动地哭了。王军说:“姐,我真没想到你能给我打电话,真的,太意外了!”孙淑娟告诉王军,她和杨旸都看到了来信,她们都很担心,怕王军一时冲动做了傻事。孙淑娟说:“杨旸还让我转告你,如果能从头再来,她一定不会做这种糊涂事的,她劝你别步她后尘,等到失去了一切才后悔莫及……”
孙淑娟的一番话让王军感动不已,他答应孙淑娟暂时先把这些儿女情长放一放,认真工作。孙淑娟放下电话,心情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王军暂时放弃了“复仇”的念头;担忧的是,不知道在这个社会上究竟还有多少有过和杨旸一样经历的人,他们是否都能理智地解决问题呢?
杨旸的故事
少女跌进爱情陷阱
当记者第一次见到杨旸时,怎么也无法将她与杀人犯联系起来。眼前的她是那样的甜美,所有形容女性美好的词用在她的身上都不过分。但卷宗里“故意杀人”一词却让人心里发冷。
今年已经30岁的杨旸看起来也就是20多岁。据她讲,她出生在哈尔滨,在厦门长大。从小倔强,性格非常独立,什么事情都自己作主。杨旸在厦门某职业高中毕业后,就到厦门某航空公司做了一名空姐,那一年是1997年。领导对杨旸不错,也很赏识她,让她在示范组飞。但心气儿高的杨旸却觉得自己的中专文化水平已经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在航空公司工作半年后,杨旸放弃了转正的机会,来到北京开始了大学生活。这一决定也让杨旸今后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在这个改变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男人——郭介明出现了。
“我们之间算是一种孽缘吧!”提起郭介明,杨旸的目光开始变得黯淡。杨旸在航空公司实习的时候,在飞机上邂逅了郭介明,这一年她20岁。那一天,她从北京飞回厦门,因为要按照规定巡视客舱,她一路走过去,就看见一个小伙子特别灿烂地看着她笑,并且不停地要东西,不停地找机会跟她说话。当时,要填写旅客意见卡,他就装作不明白,让杨旸给他留个电话,说以后有事好找她咨询。杨旸没有多想,就给留下了传呼号码。从此,郭介明进入了她的生活。
杨旸回到厦门后,郭介明经常呼她,但杨旸只回过一次电话。后来,杨旸的爸爸帮她联系到了北大成人教育学院,杨旸踏上了求学路。
杨旸和郭介明相爱是一年之后的事情。1998年,已经是开学第二个学期了。突然有一天,楼下的阿姨喊有杨旸的电话。杨旸跑去接,对方“喂”了一声,杨旸也“喂”了一声,杨旸一下就特别清晰地叫出了“郭介明”这三个字。当时杨旸很激动:这个人竟然这样执著!
第二天,郭介明开着车来北大接杨旸。那天郭介明打扮得特别时髦,西装革履,抱着鲜花。就这样,郭介明对杨旸展开了爱情攻势。据杨旸讲,郭介明特别会交际,在北京做了10年生意,经历非常丰富。当时的郭介明非常有朝气,是个充满希望的年轻人。两人就这样开始了交往,初恋的杨旸把这份感情看得很重,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郭介明,每天憧憬最多的就是毕业后在北京找份工作,与郭介明走进婚姻殿堂。但杨旸万万没有想到郭介明已经结婚了,而且还有孩子。
美丽空姐冷酷杀手
为了让杨旸住得舒服一些,郭介明给她租了一套房子。因为生活在一起了,郭介明的一些事情就再也瞒不住了。杨旸发现郭介明经常给一个人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虽然我爱郭介明,但我不能容忍他欺骗我”!说到这里,杨旸的恨意似乎犹在。后来,杨旸终于证实了郭介明在老家泉州有妻子和孩子。杨旸对郭介明说:“我给你一段时间,一两年内,你去处理那边的事情,否则我们就分手”。
转眼到了1999年的春节,杨旸跟郭介明一起回福建过年。腊月二十九那天,郭介明从泉州来厦门找杨旸,虽然没有谈及家庭的事情,但两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个春节郭介明必须跟妻子摊牌。
初三的时候,郭介明来找杨旸,说大年三十,他在家里闹了一场,他妈妈又哭又闹又要上吊,问杨旸怎么办,杨旸说不是我逼你的,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杨旸和郭介明开始有了分歧。过年后,俩人回到了北京。杨旸觉得很累,便有了出国的念头。一个是为了学习,二是为了逃避感情。杨旸的母亲常年定居国外,她也希望杨旸能够出去读书。对此,郭介明也表示支持。
2000年4月,杨旸来到了瑞士。但是郭介明每天的好几个电话,这让杨旸的心更烦了。每次回国,杨旸都发现郭介明的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物质化。有一次杨旸回国找郭介明,郭介明正和客户在KTV包房里,杨旸看到他把手放在小姐的腿上,就感觉特别生气,就当着客户的面和郭介明大闹了一场。那一次,郭介明觉得杨旸很不给他面子,把他的客户给得罪了,他俩便一路吵闹着回了家。快到家的时候,气急的郭介明,从地上拿起一块砖头,照杨旸脑袋打过来,把杨旸打得头破血流,去医院缝了3针。两人的感情降到了冰点。杨旸再次离开了北京。
2001年4月,杨旸从瑞士回国办理去加拿大留学的签证。因为办理签证需要财产证明,在北京无亲无故的杨旸只好去找郭介明。
2001年6月27日晚上12点,杨旸来到了郭介明的家。杨旸趁郭介明洗澡时翻看他的手机和电话号码薄,郭介明发现后十分气愤,就拿出一把刀子追打过来。杨旸把手中的衣服和包扔到郭介明的脸上,趁这个时候,杨旸冲过去按住郭介明手上的刀,只听郭介明“啊”的一声,刀扎进了郭介明的肚子。随后,两人继续厮打,在抢夺中杨旸又把刀刺向了郭介明的脖子和胸部。
明知郭介明性命危急,但杨旸还是没有报警或找救护车,而是开着郭介明的奥迪车离开了。在以后的几天,杨旸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找了房子住了下来,继续办理去加拿大的签证。2001年中秋节刚过,杨旸到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办理签证时被北京警方抓获。
改判无期死里逃生
2002年9月9日,杨旸一审被判为死刑。得知这一结果杨旸显得很平静,她甚至连遗书都写好了,但不愿放弃她的家人又提起了上诉。经过律师的多方取证,杨旸赢得了死里逃生的机会。2003年8月8日,杨旸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04年1月18日,杨旸被押解到黑龙江省女子监狱。
据孙淑娟讲,杨旸刚到这边来的时候,很孤僻,整天整天不说话,人也瘦得不成样子。为了解开杨旸的心结,孙淑娟想尽各种办法,让杨旸办报纸,主持节目,就是想让杨旸发现自己的价值。今年只有24岁的女民警候晓曦性格活泼开朗,没事的时候她就主动找杨旸聊天,还教杨旸学吹长笛、弹吉他。在候晓曦的影响下,杨旸也变得开朗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4年春节前,杨旸的母亲从国外回来。这是杨旸出事后,母女俩第一次见面。
讲到这里的时候,记者发现,杨旸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杨旸说,母亲那次来的时候,穿的还是5年前的衣服,头发乱乱的,人苍老得不像样子了。更让杨旸无法接受的是:母亲是拄着双拐来的。原来在杨旸出事后,母亲便一病不起,因为膝关节坏死而截去了一条腿。母女两人这次见面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不停的流泪。杨旸说,她真想砸碎阻隔母女的大玻璃,摸一摸母亲的脸,握一握母亲的手,眼睁睁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母亲却无法感受到她的温暖,杨旸的心就如刀割般难受。
母亲走了,也带走了杨旸的心,就在这一刻,杨旸深深地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最爱的就是父母,最爱自己的也是父母。后来,杨旸收到了母亲的一封信,信中说:“我最亲爱的女儿,自从你出事之后,我经历了许多磨难。但身体上的病痛对于我来说算不了什么,心里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以及日日夜夜对你揪心的思念才是我真正的痛苦……这次来看你是因为我马上还要进行一次大手术,这次的结果无法预测,我怕我闭上眼睛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再也看不到我的女儿了……”杨旸告诉记者,她在监狱中积极配合民警的工作,为文艺监区办报纸,写文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戒所有的人。而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能有机会早日出去陪母亲。
杨旸的努力换来了好的结果。孙淑娟告诉记者,2005年10月28日,杨旸被改判为无期徒刑。记者从省女子监狱了解到,如果杨旸表现突出,还有减刑的机会。
尾声
痴情男子将再次来哈
3月10日下午,记者拨通了王军的电话。王军说,给杨旸的信寄出去后,他一直担心石沉大海,没有回信,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不仅接到了杨旸的回信,而且还接到了孙淑娟的电话。王军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冷静下来了,虽然他深爱的人抛弃了他,但身边还有这么多关心自己的人,这让他感到很温暖,也很幸福。现在,王军每天除了工作外,还尽量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和女儿。王军说,经历了这么多事,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爱一个人不一定就要拥有她,只要她能幸福就够了。
3月11日上午,记者接到王军打来的电话,他告诉记者,3月15日他将再次来哈尔滨看杨旸,弥补上一次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