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4日电 13日,黑龙江省工商局有关部门与哈尔滨市10余家商场、超市代表及哈尔滨市部分消费者代表,进行了以“畅谈维权、共筑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会上省工商局通报了近期对哈尔滨市几十家大型商场、超市的暗访情况。暗访中发现,绝大部分企业存在销售过期食品、食品标识不规范等现象。
奶制品、肉制品冷藏温度不够,容易发生变质。在暗访中,工商执法人员发现,大超市的奶制品、肉制品的储藏柜制冷温度普遍偏高。奶制品由于冷藏温度达不到标准,消费者购买后,经常是还没过保质期,奶制品就坏掉了。
把即将过期的产品与新鲜产品捆绑在一起销售。有的消费者在超市购买袋装牛奶时发现生产期为1月29日生产的牛奶和2月4日(保质期7天)生产的捆绑在一起销售,将即将过期的产品生产的日期放到消费者不易看到的地方。按照规定,保质期较短,生产日期又相差较大的同类商品理应分开放置,便于消费者选购。
销售过期变质的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理应及早撤下货架,而有的超市却一味追求商业利润,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仍在销售。
散装食品、熟食制品不设防尘罩,卫生状况堪忧。暗访中工商执法人员还发现,在大超市里,销售熟食的营业员多数不佩戴口罩、手套;散装食品未设防尘罩等。
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王林表示,以上种种状况表明现在大超市管理中存在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的问题,为此,省工商局将继续完善监督抽查制度,监督大商场、超市建立进货检查验收,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主动退市等制度,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
会上各大商场、超市代表表示,今后将加强内部管理,杜绝违法行为,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同时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在经营中遇到消费者投诉无论是否是商家的过错,均先向消费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