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同江市建立“四项”长效机制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
2006-03-16 14:23: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6日电(记者 高长利)为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做法长期坚持下去,把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同江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同江市着眼于提高党员素质,在全市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和党员集中学习制度。每名乡镇党员干部每季度到联系村讲一次党课,农村党员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此外,该市还完善分级培训制度,新上岗人员培训制度,农村乡土人才、党员、村干部的“三培养”工程建设等,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村干部上大学、送课下基层等多种培训手段和方式,不断加大对基层干部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同时,建立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加强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的检查和考评,并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年终考核、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同江市建立了党员联系农户制度,一名农村党员联系1-2户群众,经常征询意见,畅通民情渠道;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由经济较宽裕的党员结对联系1-2户贫困群众,提供技术、信息等帮助,促进共同致富;建立了党员义务服务制度,由党员自愿申请,以村为单位组建党员义务救助队、党员示范队,经常性帮扶群众,体现党的先进性;完善干部接待日等制度,采取面对面接待、网上答疑、热线电话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建立健全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同江市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通过每年至少一次与一般干部和村干部的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农村党员和贫困群众,由各乡镇负责给予特殊帮扶,信息、送技术、找项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市、乡镇两级财政支持专项资金,用于对基层干部的培训、相关补助和工作条件改善等。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同江市建立起党员领导干部联点制度。市、乡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固定联系1—2个基层党组织,经常深入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将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建立各涉农党委定期研究农村工作制度,确定每两个月专题研究一次农村工作,及时解决农村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检查考核表彰制度,围绕“五好”的目标,大力推进“三级联创”,“党员共同致富区”等载体活动,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确保工作落实,同江市将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组对加强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此基础上,对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党组织和党员,定期予以表彰奖励,调动和激发党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做到让“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