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左己在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
突出重点 关注民生 依法行政
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工作新成效
栗战书主持会议杨光洪等出席
东北网3月16日讯(黑龙江日报记者焦明忠 东北网记者杜丽华) 黑龙江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16日下午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在讲话中强调,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搞好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继续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取得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杨光洪,副省长申立国、刘学良、王利民、刘海生、程幼东出席。
张左己指出,2005年,我省各级政府把反腐倡廉作为全面履行职能,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全省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张左己强调,开展对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是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省政府决定成立治理商业贿赂领导机构,集中力量开展对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今年要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产品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坚决纠正企事业单位及中介机构,在经营活动中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对重大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对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案件,对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要依法惩处,绝不姑息。张左己指出,治理商业贿赂涉及面宽,政策性强,要注意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政策,区别对待,宽严相济,严格区分正常的商业活动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的界限。要坚持边治理边探索,在实践中完善各项制度,堵塞工作环节上的漏洞,逐步建立防止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商业道德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健康的商业文化。
张左己强调,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力争在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努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费制”收费的规定,全面落实学校收费公示制。今年要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接受群众查询和监督。二是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大力整顿医疗服务秩序和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秩序,加强价格监管,坚决治理变相涨价和层层加价,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严肃查处安全生产方面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切实解决官商勾结、见利忘义、草菅人命的问题。抓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就安全抓安全,就事故处理事故,要解决干部精神状态、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不但要对事故进行处理,更要处理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公职人员充当黑心矿主保护伞等腐败问题。对连续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地区、企业,要追究当地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责任。同时,要严肃处理损害群众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案件。
张左己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把自己的一切施政行为全部纳入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税收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各项改革。要加快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在涉及群众利益、公共安全等问题的决策方面,要倾听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要切实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办利用人事权、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制止急功近利、奢侈浪费等行为。要抓住实施《公务员法》这一契机,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管理,提高政府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推进政府廉政建设。
省监察厅、工商局、商务厅、卫生厅、教育厅等5个部门介绍了经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在中心会场出席,各市地县负责人在分会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