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电 穆拉夫斯基,2003年12月就任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一年中有100多天来往于东北三省,到过我省许多城市。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前夕,他欣然接受本报的独家专访,畅谈中国“俄罗斯年”。
“真累啊,你们让我说了这么长时间汉语”,在结束近两个小时的交谈时,穆拉夫斯基总领事幽默地“抱怨”着。他这一口流利的汉语,使得我们的采访没有语言障碍。而拉近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也正是他对中国“俄罗斯年”以及中俄各方面关系的理解与期待。
3月16日下午,当我们见到穆拉夫斯基总领事的时候,总领事刚刚拿到头一天传真过去的采访提纲。但是,在得知本报需要在即将出版的“中国俄罗斯年专版”刊发这篇专访时,总领事欣然接受采访。
“嗯,好吧,从哪里开始?”总领事仔细看着我们的采访提纲。“先说说中国俄罗斯年吧!”
民间往来政治互信之后的重头戏
穆拉夫斯基总领事告诉我们,27年前,他曾到中国的绥芬河参加一个铁路局的联合会议,去年,当他再次来到绥芬河,接受“绥芬河荣誉市民”证书时,他意外地见到了27年前相识的老朋友。从1979年他第一次到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到2003年上任驻沈阳总领事,他有相当多的时间与中国各个层面的人士交往,去年,他的会计告诉他,他的出差时间是100多天。正是频繁的接触中国各个阶层的人士,使他在亲历与见证着中国改革过程与成就的同时,也让他更多的理解中国当代的国情与民情。“尽管是近邻,但我们仍然有很多的不同,我们有不同的传统,不同的风俗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相互理解和信任非常重要。”他表示,“没有互相理解,其他的什么领域的合作也都无法进行。”
他说,坦率地讲,目前互相理解与信任在两个国家政府层面达到很高的层次,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双方政府部门也有经济贸易及其他领域的工作组与委员会,保持经常性的紧密联系。但他认为,目前民间层面上的理解与信任和政治上所达到的高度不相符。
他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在中国传唱着,“但50多年已经过去了”,俄罗斯近年来也有相当好的音乐、艺术作品,但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还更多受五六十年代印记的左右,同样,俄罗斯人对当代中国也是如此。
同样,中俄经贸步入稳步发展期,去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但经济合作水平也与两个国家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相称。中俄两国2010年要实现贸易额600~800亿美元,而解决双方经贸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前提条件也是相互理解与信任。正是基于此,穆拉夫斯基总领事认为,有大量的沟通工作需要做,而举办国家年,可以帮助两国人民加深理解,互相信任。
“我认为举办国家年要成为惯例。”他说。
交流互动感知对方的最佳方式
穆拉夫斯基告诉记者,今年的俄罗斯年官方活动有近两百多项。如在东北每年召开的哈洽会、沈阳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长春国际东北亚投资博览会等,今年的规模都将大于往年。但是,“民间的活动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他说,“对于黑龙江来说,中国俄罗斯年不是从今年3月开始,而是从去年的冰雪节开幕就已经开始了。而对于黑河、绥芬河这样的口岸城市,可能那里年年都是俄罗斯年呢。”他认为,官方的活动对加深互相的了解很重要,但是,必须要有更多的民间交流。
总领事告诉我们,今年要在哈尔滨举行全国性的俄语比赛,“这是非常好的活动,不仅意味着老百姓对俄语感兴趣,它表明政府也关注和鼓励支持学习俄语。”他表示,俄罗斯领事馆是这次俄语比赛的主办单位之一,到时,他一定要来哈尔滨观看比赛。
同样,俄罗斯人也热衷学中文和到中国工作,据掌握,目前在黑龙江工作与学习的俄罗斯人就有700多人。总领事特别提到,黑河、绥芬河等边境城市在促进青少年一代交往作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比如黑河市与布拉格维申斯克市每年互派几百名孩子(去年为600名左右)到对方家庭生活,既了解对方的生活,又与对方的家庭建立友谊,这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对岸,有我们的朋友。
双边贸易完善规则的目的是扩大
当记者说到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年的关注高于其他地区时,他告诉我们一个数字:去年,俄罗斯驻沈阳领事馆80%%的赴俄签证发放给了黑龙江人。黑龙江是中国对俄经贸的第一大省,贸易额占到双方进出口总值的20%%。当谈到黑龙江在对俄贸易中更多地充当“中间人”角色,他笑着说:“你们更聪明,是用‘头脑’赚钱”,地缘的、历史的优势,黑龙江是独一无二的,因而要做好服务贸易。
他认为,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银行、保险、信贷、运输、口岸通关便利化、信息等贸易服务体系不完善,经常成为企业合作的制约因素。因此,下一步双方的重点工作还要做好贸易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强银行合作,提高信息服务等。
关于民间贸易,穆拉夫斯基认为,要采取更文明、现代的贸易方式。比如灰色清关等贸易秩序问题,这也是两国政府目前努力规范的。他告诉记者,2月末俄方海关开始实施新规定,自然人通过俄联邦海关进境的,所携带商品免缴税收的部分由50公斤降到35公斤,由原来的每月四次改为每月一次,这也是俄方促使贸易正规化的措施之一。谈到目前俄罗斯正在进行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穆拉夫斯基也注意到,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中国政府表现出相当的兴趣,从去年起,不断有代表团访问,也找到了一些项目,但他更希望的是这种投资合作由企业家直接去做,比如俄罗斯建筑市场特别有前途。同时,他也希望俄罗斯民营企业也积极到中国投资,他透露,对于俄罗斯民营企业到中国投资政府是没有限制的。“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口袋里的钱够不够多”,他幽默地说。
在谈到中俄经贸合作时,穆拉夫斯基认为双方劳务合作非常有潜力。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只有700万人口,非常缺少劳动力,近几年俄罗斯经济稳定,发展速度达到6~7%%,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对于过去有俄罗斯方某些人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他干脆地回答,“那是不了解两国关系的人说的。”但他认为,目前需要双方政府关注的是手续合法透明的问题。要让赴俄人员有合法身份,都明白自己的权利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