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蔚为风气
2006-03-23 10:22: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3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了题为《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蔚为风气》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树立起了新的标杆,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省委专门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领会精神实质,部署落实措施,目的在于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和谐龙江”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意义重大。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不断深化,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开始显现。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我们要建设一个富足的社会,同时也要建立一个人人有理想,人人有道德,人人知荣辱,美好和谐的社会。发展需要魄力,前进需要动力,人们的精神需要凝聚。当前,人民群众对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应十分强烈,对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要求十分迫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引领人们的精神世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教育和引导人们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让更多的人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从而提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建设“和谐龙江”、“诚信龙江”,同样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缺失、进退失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筑诚信;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也无法实现和谐。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求真务实、改进创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不仅在本职岗位上贯彻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必定赢得人民的支持,受到人民的拥护,知荣明耻必将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