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花园街保存原汁原味 专家为历史文化街区出谋划策
2006-03-31 10:38: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董云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31日电30日上午,在对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实地踏访之后,哈尔滨市规划建筑方面的专家学者、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汇聚一堂,在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展馆,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再次建言献策。

  保存特色风格周边不建高楼

  针对该街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哈市政协委员杜成城说,在对该街区的复兴规划建设中,一定要保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原有的特色风貌。为了保持其风格上的原汁原味,就一定要避免在该街区的周边建高层建筑。

  市政协的章同也提出,在该街区,木结构的住宅特色非常明显,这些木结构的住宅其实是俄罗斯18世纪以来建筑风格的融合体现,是哈尔滨建筑艺术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的整体体现,所以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保留和复兴。

  老建筑是主角建设有可逆性

  根据规划,该街区区域内拟拆除建筑4.3万平方米,规划新建和改建历史建筑6.9万平方米。

  对此,哈工大建筑学院教授刘松茯指出,该街区的复兴应当以老建筑为主角,充分体现老建筑的风貌,而不应当被边缘化。他建议将规划的四片街区中拿出一片,按老图上的样子恢复原来居住的程度。

  对于如此大的复兴工程,刘松茯建议:“如果全面复兴的条件不充分,可以先做其中的一部分或一大部分,不必要全部都做完,可以留一部分给后人去做。因此,在老街区老建筑里做新的东西,就应当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说,如果后人觉得我们做得不好,还有重新做的余地。”

  再现榆树特色利用保护建筑

  据介绍,该街区还是榆树的重要展示区。在哈尔滨具有百年历史的榆树寥寥无几,但在该街区内现有百年榆树100多棵。

  对此,章同说,从历史上看,榆树是哈尔滨的市树,是哈尔滨的一个特点。历史上,哈尔滨是一个园林城市。因此,在该街区的规划建设上,应当把榆树这一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使之成为哈尔滨的一道特色景观。

  另外,针对该街区里的2栋保护建筑(一栋原为中东铁路副局长官邸,另一栋原为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哈尔滨工程大学副院长郎济才建议,保护建筑应当保用结合,可以进行有效利用。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