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送信息送技术 勃利县党员服务队进农家
2006-04-05 14:47:4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5日电(记者 高长利) 送金送银不如送致富信息,帮钱帮物不如帮技术、服务。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勃利县从服务群众出发,组织广大农民党员成立农村党员服务队,为农民送致富信息,传致富技术,解生产难题,成了农民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养殖服务队:为农家六畜兴旺

  长兴乡马安村是养猪专业村,全村370户,90%的农户从事养猪。“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对于养殖来说,疫病是最大的威胁。为了解除村养猪户的后顾之忧,村党员养殖技术服务队队长于俊波整天背着防疫箱忙活。26岁的李春喜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养猪大户,去年,由于疫病防治没跟上,8窝猪崽全扔,白白损失了2万多元,心痛得他直跺脚。今年,于俊波主动来帮他做好了春季防疫工作。李春喜信心十足地说,“有村党员养殖技术服务队的支持,我家今年能出栏三茬猪,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目前,全县共组建各种党员养殖服务队97个,从疫病防治入手,服务队为养殖业上了一道“保险”。

  种植服务队:领农民土里“刨”金

  为了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更大的效益,全县由党员种植能手组成了80个种植技术服务队,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选择适用的优良种植品种,带领农民在土里“刨”金。

  吉兴乡兴耕村是地处全县西部的偏远村屯,村党支部确定了经济作物富民的发展思路,选定了烤烟、甜菜和万寿菊为全村重点种植品种。在村党支部实施发展思路中,村党员服务队派上了大用场。甜菜种植是兴耕村今年大力推广的又一经济作物。过去,兴耕村不少农民都种植甜菜,可由于连续几年收购款不兑现导致了伤农,甜菜种植在全村几乎绝迹。今年,村党支部重新与牡丹江糖厂签订现金收购合同。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降低种植风险,村党支部号召村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种植合同,还组建了以精通甜菜种植技术的党员范德江为骨干的甜菜种植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户家中讲解种植技术,让农民们又恢复了种植积极性。今年,全村的甜菜种植面积将达到700亩。

  信息服务队:送农民信息快车

  多年来,信息闭塞是农民增收致富中解不开的“疙瘩”。针对症结,今年以来,勃利县积极组建党员政策信息服务队,及时为农民传递致富信息,共为农民提供种植项目及各种致富信息800多条,向农民宣传政策法规81场次,印发各类宣传单15000多份,让农民增收致富地道路上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勃利镇东岗村农民杨恩福就是在村里的信息中心得到鹌鹑蛋销售走俏的信息后,大胆投资1万元引进了5200只“中国白羽”优质鹌鹑品种开始养殖,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收回全部成本。眼看着红火的鹌鹑养殖,杨恩福夫妇俩准备再引进1万只鹌鹑,把鹌鹑养殖迅速做大,让小鹌鹑生出更多的“金蛋蛋”。

  文化服务队:给农村精彩文化

  今年元宵佳节,杏树乡兴隆村热闹非凡,村里不仅组织村秧歌队和文艺队的演出,还请来了县文化馆剧团献艺,引得四邻八村的村民前来观看。在村文化服务队的带领下,兴隆村的丰富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了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党员文化服务队还不断丰富表演形式,在扭秧歌的基础上增加了文艺演出,自编自导自演小短剧等节目,用身边的人和说身边的事,倡导文明新风,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农民的农闲时间变得充实,前些年曾一度泛滥的聚众赌博在村里彻底消失了。如今,全县农村的党员文化服务队活跃在各个村屯,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户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目标开展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乡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备耕服务队:为农户排忧解难

  春耕在即,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美得合不拢嘴,可也有的农户被春耕资金不足等原因困扰着。为了解决农民在备春耕中的实际问题,全县共组建了145个备耕服务队,帮助农民解决备耕生产中的难题。

  双河镇振兴村是勃利县高油大豆连片种植示范区,连片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全村有130多户农民在示范区内种植高油大豆。今年,为了让农民购买到优良的高油大豆种子,以村党支部书记吴明友为首的党员服务队组织车辆到全县规模最大的种业公司,把20000公斤的高油大豆种子拉回村里,为农民节省了二万元的购种费用。

  近几年来,勃利县农业产业化脚步加快,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涌现。服务队在服务队的努力下,全县已帮助群众协调生产资金3.4亿元,协调备春耕物资5万吨,为314户贫困户解决了备春耕难题,解决了农民春耕时节的烦心事。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