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5日电(记者 高长利)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整改提高阶段以来,铁力市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要求,围绕八个方面重点问题进行整改,不断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围绕落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性工作抓整改。铁力市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熟悉农村工作且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组成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对乡镇和村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基本情况,确定了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试点乡镇,帮助各村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规划,完善各项制度措施。
围绕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抓整改。活动启动以来,铁力市针对农村党支部和支部班子成员改革意识不强,观念相对保守,“双带”能力需要加强等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组织农村党员认真开展“加快发展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通过座谈讨论,农民的致富愿望激发,形成了人人求发展,户户想致富的良好局面,全市76个行政村都明确了致富思路。
围绕加强村屯道路、活动场所建设抓整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之初,市财政拨付15万元专项资金,作为解决村级党组织活动室取暖、租金和活动经费问题的资金,使农村学习场所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决定利用2——3年时间,采取市、乡、村、帮扶单位各拿一点的办法,为每个村建成标准一致,集学习、活动、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室,配备电脑,村村接上互联网。围绕推进农村扶贫解困工作抓整改。铁力市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通过对上争取,确保1——2个贫困村列入省级贫困村推进项目。同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和发放范围进行调整,自今年起,在全市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预计年发放低保金110万元,1574户低保户3057人从中受益。
围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抓整改。涉农部门和各乡镇利用“科普之冬”活动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三下乡”活动。科技、教育、文化等部门春节前为村屯送去图书近万本、光碟120盘, 58个村建立了农民党员临时图书室,组织农民党员开展读书活动。卫生部门成立了4支党员义务健康帮扶小分队,对6个省级贫困村开展健康帮扶活动。双丰镇组织村选派大学生、农业技术员、畜牧防疫员等8人组成科技小分队为农户送科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针对农业110信息服务热线利用率不高的实际,采取电视公告、发放宣传单的形式,让全市农民家喻户晓,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保证。
围绕扩大劳务输出抓整改。针对农民群众外出劳务的愿望,各个乡镇积极对外联系,为53名农民联系到俄罗斯包地。同时发挥劳动部门劳动力转移机构作用,2006年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今后几年将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906元。
围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抓整改。铁力市指导农村党支部组织广大农民党员围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深入讨论,通过讨论,在培育壮大村屯优势主导产业、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外出劳务、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等方面问题上取得了共识,明确了努力方向。
围绕备春耕生产抓整改。坚持抢前抓早,高质量启动备春耕生产的工作。水利部门对北关、南关灌区、王杨灌区等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加固。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0场次,培训农民1.8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万余份。2006年全市备春耕需要化肥1.5万吨,种子2085吨、农膜350吨、农药170吨、柴油3600吨。目前,已购进化肥11000吨,占需求量的73%,到位种子1000吨,占需求量的48%。同时,为全市1727农村贫困户解决备春耕资金650万元,使农村贫困户也能如期进行春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