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方案最佳 绕行浪费巨大 6日省交通厅原副总工程师、松花江公路大桥的设计项目负责人、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张棣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隧道方案是最佳环保方案。 据他说,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穿越天恒山的线位,布局合理、线型顺畅、与城市二环和三环之间间距适宜、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相吻合,对天恒山影响最小。若改线绕行,不符合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高速公路网体系规划,将会破坏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使环路与城市距离过远,会增加车辆运输成本,造成环形高速体系对城市交通的服务能力减弱等功能性问题,还会造成与已开工的水泥厂松花江大桥(暂名)和已建成使用的哈同互通立交衔接困难等问题。 据介绍,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是2004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和黑龙江省“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系统重要的环形枢纽。该线位是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多次现场踏察、研究、论证和比选的结果,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并且通过交通部项目可行论证和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审批。天恒山隧道线路走向是省交通厅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经过长达5年时间的反复研究确定的。目前该环路三分之二的路段已经建成通车,东北段也已完成了设计、论证、报批等全部前期工作,交通部的配套资金已到位,跨松花江大桥已开工建设,衔接松花江大桥和东北段的哈同互通立交已经投入使用。 张棣威说,改线绕行,将废弃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哈同路互通立交和东南段东风至曲家屯之间3公里多的高速公路,造成已建成通车的立交桥和部分公路工程被废除。同时,绕行路段还需新征用基本农田28万多平方米,重建一座枢纽式互通立交,增加高速公路里程约6公里,初步估算造成经济损失约6.5亿元。同时,重新报批手续和重新设计需要很长时间,将无法完成国家和省政府重点工程的建设目标,影响环路通车,影响大冬会进程,影响未来国家对哈尔滨市交通事业的补贴投资政策。 张棣威认为,改线绕行将形成近10公里高速公路包围天恒山风景区的格局,对天恒山风景区的环境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采用隧道方式穿越天恒山,隧道长度只有1700米,距离山顶约40米,建成后仅在两侧留有进出口,对风景区生态环境影响会更小,是最合理、最节省、最可行的办法。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都采用隧道方式穿越著名风景区,创造了一种既能保证交通畅通,又不影响风景区生态环境的最佳模式。该隧道只要搞好绿化等设计,不但不会对环境和景观造成影响,还会在天恒山风景区形成一道靓丽的景观。 据省交通厅有关人员介绍,天恒山隧道工程经过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审批,以BOT方式由中铁十三局承揽修建,总投资18亿元。□本报记者 夏红 本报首席记者刘谦 新闻背景 【多位专家呼吁】 保护天恒山 高速应改线 近日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改线论证会。多位专家同意绕城高速东北段改线。 破坏自然资源 东北林业大学聂绍荃教授表示,天恒山是哈尔滨的第五阶地,这样的地形在全国很少见。天恒山作为自然体,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天恒山的价值不能和原本就有古迹的地方相比。天恒山不仅作为自然景观,将来建设成旅游区,而且是城市的乐园,是安全岛。目前计划修建的隧道两边植被保持很好,有约1万平方米,如果修建隧道就会破坏植被。 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教授说,天恒山是哈尔滨市区内唯一的一座自然山脉,对哈尔滨非常重要。哈尔滨需要更多的绿地,这有利于哈尔滨市改善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科院自然资源研究所韩日午研究员指出,天恒山要保护好,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杰教授表示,天恒山作为自然资源景观,对于哈尔滨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必须保护好。天恒山是哈尔滨市一个难得的绿色城市生态屏障非常难得。从保持天恒山自然环境完整性角度,怎样保护都不过分。 在今年的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路则民等12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改变哈尔滨绕城高速东段路线走向》的议案。人大代表认为,原设计方案将严重破坏天恒山自然景观。位于半空中的高架公路、根根桥墩以及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极不协调,穿山而过的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将极大地影响风景区的原貌。隧道进出口的开挖,将进一步危害局部山体稳定,并可能引发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病害。立足长远,绕山而行将保留下一座完整的自然山脉,保护了一大自然景观。
影响城市发展 有人大代表认为:哈尔滨已确立了“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随着“哈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天恒山地区将成为哈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哈市东、中、西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天恒山旅游风景区,将成为哈市又一旅游胜地,如执行原方案,景区中的卧龙寺及滑雪场建设都将停止。 哈尔滨市政工程设计院李树彬院长指出,根据哈尔滨的远景规划,东部要增加个新城。现在四环路修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将来的影响将非常大。 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教授认为,如果按照原修路方案实施,在高速公路两侧是农民主要的生活区和作业区,依据高速公路建设要求,公路两侧将建设隔离带,限制通行,群众生产生活将极为不便。并且公路两侧330米控制线更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是国策,也是项目决策第一重要条件,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利益应服从环境利益,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改线意在长远 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教授说,改线方案要比穿山方案好。为保护一座山脉和生态环境,绕线行走是非常必要的。 黑龙江省科院自然资源研究所韩日午研究员说,绕行天恒山会多花钱,但这部分投资毕竟是有数的,从长远的角度和给子孙后代的影响来看,保护天恒山的效益是不可估算的。改线对哈尔滨将来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局限于一个专业技术来考虑问题,而应从哈尔滨整个发展来考虑,所以修路应最大限度绕开天恒山。 哈尔滨市政工程设计院李树彬院长指出,改线虽然使线路里程增加了,但节省了修建隧道的投入。废弃的3公里道路,可以做为哈东工贸区内道路使用,从长远考虑,四环路绕行天恒山对哈尔滨今后发展有利。执行改线绕行方案为哈市未来的扩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增加近5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据悉,哈市道外区政府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保护天恒山自然资源,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局部线位调整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