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电 为震慑犯罪、鼓舞群众,更广泛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4月5日,我省正式启动“平安龙江”建设工作宣传月活动。就“平安龙江”建设的主要问题,我省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爱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九成公众对治安满意
王爱文介绍说,2005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了45个平安县(市、区、局),2006年又有一批县(市、区、局)即将跨入“平安”行列。据调查,2005年,我省刑事案件总体发案率比上年下降了2.2%,杀人案件下降31.3%。有73.5%的公众认为治安好转,90.1%的公众对治安状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国企改制仍是重点
虽然“平安龙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确定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利益矛盾处理的难度加大,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一些群体要求强烈,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二是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治安仍然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是平安建设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在治安防范上存在一些死角和漏洞,社会治安的责任落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我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因土地转包发生的纠纷;涉法涉诉上访造成的危害以及公共安全的隐患等。推进“平安龙江”建设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综合治理的优势,解决好本地区、本单位的突出问题。只有把司法资源、行政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等有机的组合好,才能最有效地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
建“平安龙江”任重道远
王爱文说,平安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从小范围、低层次的平安抓起,逐渐向更高的目标推进。“平安龙江”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实现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有效防止各种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情况的发生;二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防止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维护城乡社会治安秩序,防止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的重大治安问题发生;四是预防和减少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努力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五是依法查处经济犯罪案件,防止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案件发生。开展平安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企业平安经营,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2005年,哈尔滨的“两亮一安全”工程,堵住了一批治安防范漏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各地各部门都要组织开展这样的“工程”,保平安能力就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