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8日电 前不久,黑龙江大庆市景园小区居民黄玉波的丈夫得了一场大病,在大医院治疗后,被转到景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黄玉波说:“在这里康复,平均每天只花十几元钱,既省钱又方便,治疗效果很好。”
近年来,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以三级医院为依托,领办73个社区服务中心(站),通过双向转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之间由“竞争”变成了“互补”,大大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居民有病找“片医”
2003年7月,大庆石油管理局进行了卫生资源重组,将其所属的技术水平低、竞争能力差、生存难以为继的6个二级医院、12个一级医院和8个企业卫生所等26家医疗机构并入大庆油田总医院,成立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了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模式。其领办的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大庆市86个居民社区,服务人口达55万,相当于市区人口的一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目前有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依靠集团拨款维持运转。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总经理刘湘彬说,虽然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还需要补贴,但如果算总账,整个医院集团的综合效益提高了,社区居民也得到了实惠。随着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的投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双向转诊渠道畅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下属两家三级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和龙南医院,它们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起了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
过去,拥有900张病床的大庆油田总医院,病人多,床位紧。康复病人出不去,急症病人进不来,大量的压床病号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短缺。去年以来,该院推出“手术在医院、康复进社区”的就医路径,使平均住院日大幅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为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规定:油田总医院和龙南医院的专家定期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晋升副高职称的医生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3个月;双休日休息的医生都要到社区会诊或开设健康教育讲座。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社区背后有“大树”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社区卫生发展注入了活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稳定的投入,社区医护人员的工资有保障,留住了许多高素质人才。同时,由于有大医院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大大提高,深受社区居民信任。龙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艳芬说,如果没有总医院集团这棵“大树”作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由“诊疗中心”变为“健康管理中心”,和大医院之间也由“竞争”变成了“互补”。随着社区医疗水平的提高,看病的居民逐渐增多,社区医生也有了用武之地。集团通过“金桥工程”为社区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两个三级医院之间的人才、技术共享。集团每年组织社区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三四次定向培训,4年来共培训全科医生369名。
黑龙江省卫生厅厅长金连弘说,打破卫生资源的界限,推倒围墙,资源共享,这是城市卫生发展的方向。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依托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合了三级医院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是利国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