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名师出招:考前克服六大不良答题习惯
2006-04-08 15:01:3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本期名师:张彦宝

  哈师大附中教师,曾获2003年东北地区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会一等

  奖、2004年黑龙江省示范性高中建设“走进新课程”一等奖。

  针对许多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专栏本期集中请名师帮助解答。

  了解自身特点,才能避短扬长。通过养成好的答题习惯,逐渐使自己的“短”变成“长”。

  以下以文综考试为例解答考生答题时遇到的问题。

  不良习惯一不认真检查试卷,匆忙作答

  解决对策:考前五分钟,考生得到试卷后,首先应该检查试卷:科目、张数、页数、题数,有无漏印、破损、污毁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再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常有学生出于抢时间的心理,匆忙作答,到后来发现各种试卷异常,必须更换试卷,不仅白白地损失了宝贵的考试时间,而且还影响自己的心情,得不偿失。

  更有甚者,埋头作答,出了考场才知末页有题,自己根本没注意,悔之晚矣。

  不良习惯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解决对策:文综试卷150分钟完成300分的题,基本上是1分钟做2分的题。时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适度加快,稍留空余。选择题分值较大(每小题4分),一定要耐心细致,一分钟应该可以完成一道题,答题较慢的同学,再多花5分钟也值得;而主观题,要用足90分钟至100分钟,文综试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政、史、地三科各自题目及综合题的时间分配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试题情况具体安排。单科题要首选擅长题目,保证答题时间充足,弱势科目最后答,时间不足也影响不大。整份试卷完成后,最好能有10分钟至15分钟的最后检查时间。

  注意了这一点,就能避免为赶时间书写潦草、隐性失分的毛病,也不至于空出太多时间,无所事事。

  不良习惯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

  解决对策:长期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无疑是有效的,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定势思维,习惯了认为某知识点的题型考法就是固定的某种模式。而在考试时,一旦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很容易死守老套,造成失分。

  因此,在考试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题面,绝对不能出现把“选不正确的一项”看成“选正确的一项”这类失误。

  不良习惯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解决对策:有许多学生认为,文综考试不同于数理化,无须计算,所以可以不用打草稿。其实,很多文综题是必须打草稿的,因为它要求准确、精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不起作用,却在答了一段文字后,发现自己已经把答题空白填满,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又来补充,把卷面搞得很不美观。既然如此,不如先打草稿。步骤:捋顺材料的逻辑关系,简单列举答题框架,标明相关理论要点。

  不良习惯五不遵循答题规范,答非所问

  解决对策:有的考生答题,由于心中无数,喜欢下大网;还有的老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很多,以为多就是全面。殊不知,批卷老师大多反感这种做法、更何况,言多必失,有时写多了反而把正确的要点淹没了、否定了,得不了分。

  所以,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题规范:一是要学会规范答题用语。二是掌握“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力求简明正确。

  不良习惯六不了解自身特点,扬短掩长

  解决对策:考生经常在考试过后的总结中,提到自己的许多缺点错误,如粗心、慌张、遗忘、动作慢、思维短路等。其实,这些问题有的不算缺点,而是人所共有的在重要时刻就会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考生应在考试前想出相应对策,针对自身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以避免考试中出现大的失误。

  平时粗心的考生,可以在每次考试开始时,用某一敏感的事物提醒自己“要细心”。易于慌张的,可以尝试先做擅长的题目,使自己的紧张心理在顺畅答题中得以释放。如果遇到思维短路,就应该赶紧转到其他题目,决不能在那里空耗时间,说不定,过一会,短路的地方就贯通了,豁然开朗了!至于平时动作就慢的,一定要先设定好每个题的答题时间,还可以故意把表拨快5分钟。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