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0日电(实习生 李天池 记者 高长利)为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多、时间长、手续繁杂的问题,哈尔滨市近日出台了具体措施,缩短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努力提高审批效率,使全市建设项目实现“审批提速、依法管理”。10日,哈尔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一情况。
缩短审批时限并联审批
目前,哈尔滨市建设项目审批项目已经由原来的120项压缩到30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0个工作日压缩到80个工作日。但由于哈尔滨市的有效施工期只有182天,现有的审批时限并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为此,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将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45个工作日,其中,立项阶段6天,选址规划阶段34天,开工许可阶段5天。同时,还可以采取特事特办、先发临时许可证,开辟“绿色通道”的方式,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
此外,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对沿袭多年的串联式审批程序进行调整,按照合法、科学、便民的原则进行工作流程整合,进行并联审批,实现流程标准化。新编制的建设项目审批工作流程图,共涉及21个窗口59个项目,包括了立项、选址规划、开工和验收4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实行“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行并联审批,较之过去的串联审批,合并了10个环节,取消了2个环节,为建设项目审批单位提供了便捷通道。
整合内部机构集中办理
为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哈尔滨市建设系统各部门对内部机构进行了科学调整。哈尔滨市建委将原来对外办公的7个审批备案窗口,调整为行政审批、综合收费、协调服务3个窗口;哈尔滨市规划局将窗口受理变为窗口审批;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将原来的8项行政许可项目,增加到19项,项目受理、发证、收费、办证都在窗口进行;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将工程竣工验收和物业三级资质审批项目全部入驻中心窗口;哈尔滨市供排水集团为了解决“两头受理的问题,将办理供排水建设项目的业务全部纳入中心窗口办理。市供热办、城管局、交通局等部门,也及时对项目进行了调整。
哈尔滨市建设系统各部门将确定的行政许可项目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理,联合办理。同时,行政服务中心将原来的审批程序划分为4个阶段实施,分别由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发改委和市房产住宅局牵头组织实施;将原来的2次集中踏查,改为1次联合踏查;将原来的各部门自行验收变为一次集中行验收。并实行集中踏查、集中审图、集中验收的“三集中”工作制度,减少企业负担,杜绝“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