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0日电 核心提示:道路翻浆之
痛似乎成了城市的顽疾。据城管道桥部门统计,截至3月22日,哈市、区市政道路有181条(段)、14400平方米路面发生翻浆。道路坑坑洼洼,车辆出行困难,居民对此有意见也在情理当中。为了进一步探索翻浆路的治理工作,7日,本报新闻会客厅邀请了哈市建委城建处的李光琦副处长,与读者共同探讨道路翻浆的众多因素,从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道路翻浆治理的根本所在。
安发桥翻浆引起重视
(13766XXXXXX):去年,有关部门刚刚对安发桥路段进行翻建,可为什么今年又出现翻浆的情况?是不是施工质量不达标所致?
李光琦回答(以下简称答):其实这是个误会,有关部门去年对安发桥西侧桥面进行维修改造,目前这段道路平整,通行顺畅。今年安发桥出现翻浆的位置全部集中在去年未进行改造的东侧桥面。安发桥东侧桥面发生较大面积翻浆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
七成道路超期服役
(8430XXXX):我发现许多路都是不止一次地翻浆,而且具有连续性,这是为什么?道路为什么会出现翻浆?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道路翻浆发生在春季,主要是土基受水害造成的。春融后,水侵入土基,造成道路基础强度下降,此时道路面层未完全解冻,强度不一,形成上硬下软的状态,经重车碾压,造成面层变形破损,并波及基础,形成坑洼,这就出现了翻浆现象。
关于有些道路不止一次翻浆的问题,与道路建设标准和服役年限都有直接关系。这些道路建设标准比较低,沥青混凝土面层下为白灰土基础,易受水害。加之70%%~80%%的道路建于1996年以前,按建设部有关规定,城市道路投入使用8年后应进行大修,而这些道路中许多都在“超期服役”。
车辆超载损伤道路
8876XXXX:有关资料都在说,车辆超载造成了道路翻浆,这有什么依据吗?
答:车辆的不断增多,尤其是超载车对道路的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较快。仅以哈市为例,2000年有机动车辆16万台,2005年,已经发展到26万台,不仅数量增长快,而且载重车的吨位也从5吨、10吨发展到了如今的几十吨。
车辆行驶在路面上,对道路会造成一定的损耗,超载会使这种损耗成几何倍数增加。根据有关资料,车辆轴载质量超过标准轴载质量的一倍时,车辆行驶沥青路面一次,相当于标准车辆行驶256次。
路面很薄造成翻浆
(8984XXXX):我也从事过建设工作,我发现许多破损的道路的路面都很薄,是不是路面较薄的道路质量有问题?
答:道路结构标准低是道路翻浆的主要原因。哈市道路结构主要为两种形式,1996年以前修建的,基本是白灰土基础,再加6厘米、5厘米两层沥青混凝土面层。这种结构面层破损后,水容易侵入基础造成翻浆。而哈市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极易造成面层冻裂。针对这一问题,从1996年、1997年开始,哈市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在白灰土基础上增加20厘米半刚性不透水的三灰碎石基础,面层增加4厘米热稳定性和抗冻裂性较好的改性沥青混凝土,使道路结构达到73厘米。在提高道路强度的同时,解决了路基受水害的问题。
目前,哈市新建改造的主干道路基本采用这一标准,基本上杜绝了翻浆现象。这位读者反映的路面,应是建于1996年以前结构标准较低的道路。
杜绝道路“开拉锁”
(8266XXXX):今天挖自来水管线,明天又挖煤气管线,这样能不对道路造成损害吗?对此有什么办法?如何抓好道路管理工作?
答:关于道路重复开挖问题,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在建设方面,新建改造道路时,有关方面首先组织各地下设施产权单位对道路改造范围内的管线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各种管线配套完善后,再组织道路建设。这样新建改造的道路竣工后,除特殊原因外,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开挖。在管理方面,哈市专门成立了管线办。今后,凡是需要开挖道路的单位,必须提前申报,管线办召集各相关部门,统一会商,统一组织开挖,避免拉锁路的出现。
齐抓共管治理翻浆路
(8428XXXX):我从事了多年建设工作,看过太多的翻浆道路,今后如何保证道路不再翻浆?
答:治理翻浆路,保证道路不再翻浆,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是要使道路结构标准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根据经济发展特别是机动车辆迅速增加的实际,国家也不断修改完善城市道路标准,今后的道路改造建设中继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提高建设水平。二是要继续治理超载,正确使用道路。任何工程措施的使用都是有条件的,结构标准的高低也是相对的,减少和杜绝超载,才能使道路结构标准的调整真正发挥作用。三是要加强日常养护。出现破损及时修补,能大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