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电 漠河县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做到了“四个结合”,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切实深化了整改工作的效果。
一是把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紧密结合党章的学习,结合各自分管工作的实际,围绕党员义务和“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各有关部门也纷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荣辱观专题大讨论,并组织全县318名机关党员干部进行了荣辱观知识测试,通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把荣辱观教育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以“践行荣辱观、展示先进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不断将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县能源科围绕“争当时代先锋,共筑诚信社会”主题活动,发动全科党员干部为爱心超市捐赠衣物,为社区捐赠图书,并为贫困党员和爱心基金会捐款600余元;并在加油站设立了宣传台,为用户解答问题7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兴安镇老党员于明亮,带领全家人一起学习荣辱观,看到谁家乱倒垃圾都上前制止,谁家有困难都主动帮助,谁家闹矛盾都主动帮助化解,被人们誉为知荣御耻的典范。
三是把荣辱观教育与深化整改工作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重点查摆了党性党风、思想道德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县教育局针对个别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赢利性补课的现象,在各中小学开展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师德教育活动,校风、教风和学风明显改善,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兴安镇党委、北极乡党委和西林吉镇党委在学习中,组织乡村干部赴兴十四村进行参观考察,找到了党员思想解放、致富本领、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各村结合实际,谋划出了自身的发展思路。
四是把荣辱观教育与建立和完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八荣八耻”中规范党员行为、发挥党员作用的一些好做法,充实完善到了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当中,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切实用制度来规范党员的行为,县委制定完善了《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参加机关组织的集体劳动,做好办公楼(室)内外卫生的清扫、植树造林、街道的维护和积雪的清扫等项劳动,每月义务献工不少于4个工时,并建立了党员参加义务劳动档案。通过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