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7日电 题:哈尔滨"见缝插绿"引发争论--城市绿化也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记者 张 丹
背景介绍:进入4月以来,哈尔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植树绿化活动,据市绿化推进办公室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他们组织园林专家对全市的绿化方案、绿化形式等进行了科学研讨。其中,香坊区还特别邀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总体规划研究所所长高仁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与环境景观专业博士李运远对香坊假日公园等14处香坊区2006年重点绿化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踏查。两位专家针对香坊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密植、因地造景、适地适树、追求整体、和谐宜人”的设计思路和规划方向。目前,各区在提升绿化规划方案设计水平的同时,绿化准备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松北区和太阳岛风景区组织施工企业100余人在太阳岛西区阳明滩实施以防风固沙、创造生态景观的万株灌木柳滩岛自然生态绿化工程,目前已完成种植树穴7000余个,进场树苗8000余株。南岗区以拆除单位实体围墙,引绿入街为突破口。其它各区也已经全面行动起来,为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是好事的工作,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部分市民、网民认为有哈尔滨市有关部门的这种无视具体情况“见缝插绿”的绿化方法值得商榷。
![]() |
珠江路两侧人行道上新种了一排六七米高的树 |
到底哪里需要植树绿化
哈尔滨市绿化推进办公室负责人向媒体介绍说,他们在道里、南岗、香坊等区,就绿化设计手法、树种选择、植物布局等进行了科学的设计,这些地区将实现绿化。特别是香坊区还在辖区的珠江路上,将人行道铺道砖撬开,将绿地上铲平,全部挖坑栽树。对此,哈尔滨市城管局绿化处处长沈有春解释说:城市大面积种植草坪养护耗费大,生态效益也不理想,而种植乔木林养护成本低、节约水资源、生长周期长、生态功效强。据科学实验分析,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其综合生态效益,如释氧固碳、蒸腾吸热、减尘滞尘、减菌灭菌及减污等为单一草坪的4倍至5倍。单纯的乔木林地,比单纯的草坪其生态效益要高出26倍;乔、灌、草组成的群落绿地,其养护管理的投入,仅为单一草坪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1平方米乔、灌、草组成的群落养护费只需1元,而草坪却需要3元到5元。
部分哈尔滨市民及网民对沈有春的解释不理解。他们认为:“好端端的人行路和绿地内挖了许多树坑,实在是画蛇添足。”市民胡女士说,以珠江路为例,人行道是最近两年才花钱修好的,绿地的草坪也是花了大量资金订购的,现在全部挖坑载树,不知道意义何在?再说,密密麻麻的树不仅给路人行走带来不便,而且也容易阻挡视线,造成安全隐患。网民“嘟嘟”说:“今年哈尔滨的绿化工程好象比往年都多,刚开始几天心里还挺高兴,我们小区和单位的门口都有好多人在挖坑种树,身在喧嚣的城市,周围环境的绿化搞得好可以让人感到几分惬意!可过了两天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单位门口两米多宽的人行道,被弄得面目全非,去年新铺的步道板全被起了出来,中间被挖了1米见方的坑,种上了小树,把行人都挤到了非机动车道上走路,本来就以点缀方式存在的盲道也不复存在了!绿化本来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哈尔滨今年的绿化已经有点变味儿了,原来政府部门可能是不作为,今年却变成了乱作为,树是种上了,可人们走路的地方没有了。”
![]() |
有市民认为许多新植树木上方就是电线 带来了安全隐患。 |
城市绿化是否问计于民
哈尔滨市绿化工作推进办公室说,通过绿化巡展,由市民提出的36条有代表性的建议已全部反馈给责任单位。目前,由绿化工作推进办公室组织的园林专家已深入各区审核设计方案,个别区还请来外地的园林专家为绿化规划设计出谋划策。绿化工作全面展开。
哈市城管局绿化处处长沈有春表示,依照设计,哈尔滨市今年通过合理密植的办法进行,一是达到成林效果;二是大量合理密植能起到吸附噪声、灰尘、烟雾等生态效应,有效改善城区空气环境;三是密植行道树会大面积形成阴凉,还会起到生态降温的目的;四是树木都有竞长性,如果两棵或多棵树木在一起生长,会加快生长速度,枝繁叶茂;最后,行道树多了,对人的身心健康等都有明显的好处。
不少网民对哈尔滨市绿化部门的“问计于民”持怀疑态度。网民“有话好好说”发帖说:“不知道哪个市民能够建议绿化部门把整棵大树全部栽到人行道上,如果绿化部门真的问计于民(36条)那么我怀疑这些建议的代表性,现在有些部门的问计于民实质是流于形式。有些部门还习惯于拿‘专家’说事,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外地的专家的决策只能是参考,不能盲从。”
市民邓鹰说:“我一直对环保问题感兴趣,也在国外呆过两年,森林的确能够起到吸附噪声、灰尘、烟雾等生态效应,但前提是树木的生长年限、品种及周围的草地、河流等必须构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否则很难发挥效应,更不敢想象的是,那些栽在珠江路水泥步道板上的小树什么时候能发挥生态效应,能否长久地存活下去?如今在整条街道上密密麻麻地栽一个树种,如果得了病虫害,那么就将全军覆没。”
网民“瞎操心”说,衷心希望哈尔滨的绿化部门在给老百姓办事之前能谨慎地、真正地论证一下,一些为老百姓做的事情,要多问问广大群众,不要打着给老百姓办好事的旗号,拿着纳税人的钱费力不讨好了!”
绿化也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刘晓东教授认为,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实行的绿化工程初衷是好的,如果能做到科学实施,不仅能使环境得到美化,空气得到净化,还可以向创建园林式生态城市迈出一大步。但目前在部分人行道上进行密植也不科学。树与树之间间距过短,会造成树枝伸展不开,见不到阳光而死掉。刘教授还表示绿化是一项科学工程,之前应充分规划,科学论证,减少盲目性,不同的街道、不同的土质需要的树木和栽种方法是不一样的。绿化率固然重要,成活率更不容忽视。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原则,在绿化过程中还需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