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记者来到了“莹莹”和母亲的临时住所,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只能摆放两张床。“莹莹”正在给躺在床上的母亲喂饭。记者看到,她们吃的是米粥和咸菜。“莹莹”说,父母离异后,父亲把家里惟一的住房卖掉了,现在这个房子是邻居借给她们母女住的。
为照顾重病母亲辍学
“莹莹”全名叫张莹,她的个子很高,但是由于从小营养不足,显得很单薄。她白皙而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倔强的神情,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在张莹2岁的时候,母亲张秀娟就患上了淋巴癌,父亲从来没有照顾过母女俩。张莹5岁时,父母离异。从此以后,母亲为了照顾家,不得不带病打工挣钱。
1998年,另一个男人孙某走进了母女俩的生活,这让张莹第一次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然而,2004年,张秀娟的病情开始恶化。2006年初,张秀娟因病情恶化无法起床了,无奈之下孙某离开了张秀娟母女俩,家里的支柱又断了一根,张莹再一次承受了家庭破碎的打击。当同学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张莹却要留在家中洗衣服、做饭、照顾病床上的妈妈。
2006年3月,为了省下钱给母亲看病,也为了能更好地照顾重病的妈妈,张莹毅然辍学,独自一人担负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老师劝过她,亲戚劝过她,妈妈也劝过她,但是张莹却坚持放弃一切,全心全意照顾母亲。
因经济拮据去拣废品
为了赚钱给妈妈看病,半年来,张莹几乎跑遍了香坊区所有的中介。但是因为她不满18岁,每家中介都拒绝为她找工作,最后,张莹不得不放弃打工赚钱给妈妈治病的想法,只能靠出门拣些废品换钱。每天不到4时,张莹就起床到住所附近的街路上,在垃圾箱里翻找塑料瓶子、废报纸等物品,然后装在玻璃丝袋子里带回家分类。最后再将废品扛到废品收购站卖掉。
一次,妈妈半夜醒来对张莹说:“如果妈妈不在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这样妈妈才放心。”这摸不着头脑的话让张莹起了疑心,张莹一夜没有合眼,当她看到妈妈起床向窗台走去时,张莹顾不上穿鞋,立刻下床将妈妈抱住,阻止了欲跳楼自杀的张秀娟。那一夜,母女俩抱头痛哭,妈妈告诉张莹,看着女儿为了照顾自己放弃了学业、整日操劳、为钱奔波,她觉得没有勇气继续活下去了。
网上写信寻求帮助
当谈起妈妈的病情时,坚强的张莹突然说不出话来,眼眶也渐渐湿润起来,看得出她想哭,但是却强忍着。沉默片刻后,张莹最终忍不住伤心地抽泣起来。良久才镇静下来,张莹说:“医生告诉我,妈妈的病很严重,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所以我更要好好地照顾妈妈。身体上再苦再累我也承受得住,但是一想到妈妈看病需要很多很多钱,我就有种无力感。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肩膀为妈妈撑起一片蓝天。”
现在,家中仅有的生活来源是张秀娟微薄的低保金和张莹拣废品换的钱,每月收入不到300元。而为母亲治病一天最少要支出260元,面对庞大的医疗费,张莹有些力不从心。由于过度劳累,加上平时缺少营养,张莹的嘴上起了水泡。记者了解到,由于手头拮据,咸菜和米粥就是张莹母女俩每日的主食。母女俩每周只能吃一顿青菜,过完年后,她们就没有吃过一块肉。在采访过程中,负责给张莹母亲点滴的赵大夫称,再过4天,张莹所交的医药费就花光了。张莹告诉记者,现在她身上仅剩204元钱,是昨天刚领回来的低保金,捏着这些钱,张莹茫然地说,她不知道这些钱花完了之后该怎么办。
看到妈妈的头发越来越少,手指越来越细,痛苦和无助的张莹只好到网络上寻求帮助,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助妈妈治病。4月份,张莹在网上写了求助信,前几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子来到了张莹的家中,给她送去了2000元钱。现在,这些钱已经给妈妈做化疗用光了。
母女俩不同的心愿
当谈起张莹最大的心愿时,她表现出同龄孩子少有的成熟,她告诉记者:“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妈妈的身体能好起来,我和妈妈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心愿也许无法完成,但是我在妈妈身边一天,就希望她能快乐、欣慰一天,这样我才快乐。”张秀娟听到女儿的话后,既伤心又感动地哭了起来,张秀娟告诉记者:“我能看出女儿心中对学校的深深依恋,我最大的心愿是能让女儿重返校园,那样的话我走了也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