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花费1.5万 “哈大洋”华严寺建之不易
2006-04-20 10:36:3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谭启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0日电 哈尔滨市第2批一类保护建筑中,华严寺属于不多的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始建于1922年的华严寺,比素有东北四大丛林之首的极乐寺还早建了1年,但由于经费不足,华严寺从请批寺到建成却花了15年。

  1922年,在中东铁路局任职的居士吕尊五,向当时铁路局长请示,被批准在南岗区比乐街(现比乐街63号)700平方米土地上修建寺庙,吕尊五等5个人投资哈大洋1.5万元开始修建寺庙,在修建了2层楼主殿和两侧耳殿、东西对称配殿6间后,因资金不足停工。1929年10月开始,通过不断“募缘”开始续建,1934年冬修完围墙、山门,直到1937年全部完工。

  华严寺建筑面积587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僧房、大雄宝殿、耳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各殿均为小青瓦覆顶,山门、大殿等处绘有中国传统彩画,供奉着诸佛菩萨,名家题字甚多。其两层砖雕与木结构更突出了华严寺的独特之处,其砖雕艺术极为独特,青砖采取“磨砖对缝”的垒法,是哈尔滨市保存完整和造型独特的文物。

  1938年,根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寺》命名寺名,当时有20余尼僧来往。1947年,华严寺举办佛像开光庆典十周年法会,将“香火”捐献给哈尔滨战时运动委员会。1951-1957年,该寺将庙舍租给洁净小学,月租180元均用于社会救济事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抄”了庙中之物,砸了佛像,尼僧全部被逐出庙宇,华严寺被南岗区长虹公社和社办企业、住户占用。

  1996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南岗区为落实宗教房产政策,保护好华严寺,将寺庙旁的占用者搬迁,基本恢复原貌。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