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1日电 幕布挡住光线,窗框上拽下电影幕布,屋里架起电影放映机,一间民房就此成为一个电影院。市民胡明用他珍藏的老电影和纪录片记录着中国电影走过的岁月。
走进胡明的家,就像走进一间小型博物馆,老式收音机、老式衣柜、各种煤油炉,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屋里的23部电影放映机。胡明说,这23部放映机有放映8毫米、8.75毫米、16毫米等多种型号,比较古老的是上世纪50年代出产的,其中播放8.75毫米胶片的放映机是我国特有的。他收藏的近200部电影资料和纪录片也是非常珍贵的影视资料,包括《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的黑白片以及很多六七十年代的历史资料片,很多资料都是他在中国电影业最不景气的时候抢救出来的,一些电影资料连电影公司都没有,曾经有人想以每台近万元的价格来收购他手里的放映机或电影拷贝,但他从来不卖。
胡明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电影放映员,爷爷当年曾经给溥仪做过放映员,父亲是我国第一批拥有技师资格的放映员。胡明当兵时,在部队也做过放映员。如今,在胡明的感染下,他上初中的小儿子也能熟练地操作放映机。
如今,胡明常常利用自己的收藏品为社区内的居民免费放音电影,他说,中国电影刚刚走过百年,正从低谷向顶峰冲击,他希望能为中国电影的辉煌做些事情,为中国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